Workflow
卫星遥感
icon
Search documents
数据新价值·市场新生态 | 中国企业数据价值化高峰论坛在沪举办 苏乐平分享天空地一体化时空数据应用探索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0 14:11
苏乐平发表演讲主办方供图 6月20日下午,由上海数据交易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SAIF)、《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企业数据价值化高峰论坛 在沪举办。航天宏图首席架构师苏乐平发表演讲《天空地一体化时空数据感知和应用体系》,从技术角度介绍企业数据价值化实践探索。 苏乐平表示,"女娲星座"构建起了全天候、全要素的空天数据采集体系,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他期望加速时空数据资产价值的转化,推动产业深度融 合,持续拓展遥感+AI的边界,构建一个低门槛、高价值、可持续的数据生态体系。 "我们是国内卫星遥感领域首家上市公司。"苏乐平说:"在天基领域,我们以雷达遥感能力为核心打造的大型混合式遥感星座——女娲星座,具备全天时、 全天候对地观测、物联网、导航增强、载荷托管等多项能力,计划发射114颗卫星。目前已经发射12颗。全球任意一点重访时间在10小时之内。"苏乐平还补 充道,女娲星座今年开始已为上海地区提供全域影像,可以为城市治理决策提供支持。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在空基领域,苏乐平介绍,航天宏图着力建设无人机遥感服务体系,自主研发并生产多种类型的无人机,涵盖固定翼、复合翼、倾斜旋翼、电 ...
中国团队研发出卫星遥感新方案,精准监测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0 08:30
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框架下,全球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的精准监测与核算议题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20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该院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验室 石玉胜研究团队在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遥感反演估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通过优化算法、构建模 型,研发提出卫星遥感新方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大型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的高精度动态量化与制 图。 然而,传统计算方式存在估算结果难以对比验证,卫星遥感技术虽在重点源碳排放监测上优势显著,却 也面临体系的关键漏洞。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硕士研究生周志涛介绍说,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团队基于美国轨道碳 观测卫星3号,创新提出模式优化算法,大幅提升碳排放背景值识别效率;开发动态风向校正算法,增 强烟羽轨迹反演精准度。同时,构建基于大气稳定性分级响应机制的烟羽抬升模型,精确刻画烟气动态 抬升过程。 研究数据显示,改进后的高斯烟羽模型成功量化全球14座大型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21.54千吨至 82.3千吨/日),反演精度显著提升。 石玉胜指出,这项研究成果也标志着碳排放监测从静态清单向动态管控的重要转变。 资讯编辑:祝蓉 021-668 ...
中国近海海洋水色要素长时序卫星遥感产品数据集发布
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都需要获取大面积海洋环境信息,海洋卫星正是人类实现 大面积观测海洋的重要工具,可大范围、全天时、长时序对全球海洋与海岸带进行持续监测。当前,我 国基本建成了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和监视监测的中国海洋系列卫星观测网及其地面系统。在海洋卫 星标准产品的基础上,研制应用就绪型数据集是提高卫星数据应用效能的有效方式之一。 中国近海海洋水色要素长时序卫星遥感产品数据集与海洋卫星其他同类产品,共同形成"海洋防灾减 灾"专题产品。未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将利用中国海洋系列卫星对中国近海开展长期持续观测, 数据产品公开共享,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撑。 5月12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发布中国近海海洋水色要素长时序卫星遥感产品数据集。该数据集是 卫星遥感应用就绪型产品,以数据集的形式进行持续更新和共享,服务海洋领域各类应用。 中国近海海洋水色要素长时序卫星遥感产品数据集是利用国内外海洋水色卫星遥感观测数据,反演并融 合得到的2000年~2024年叶绿素 a浓度和悬浮物浓度等要素遥感产品数据集,覆盖中国近海,产品空间 分辨率达4千米,是持续擦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