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毯制造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一针一线织“毯”途
Jing Ji Ri Bao· 2025-05-18 03:28
经济日报记者 周琳 在天津市武清区东北部,一座以"地毯"闻名的小镇正悄然书写着"中国制造"的全球化故事。武清区崔黄 口镇,这个与美国道尔顿、土耳其加济安泰普并称"世界地毯三大产业集聚区"的小镇,凭借百年传承与创新 突破,地毯年产量超1亿张,将一张张地毯铺向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日,记者深入探访这座"地毯上的小 镇",解码其从传统手工业到现代产业集群的蜕变之路。 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镇一家地毯生产工厂,工人在查看地毯印花机的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天津新发地毯有限公司创始人周新亮回忆起早年手工制作地毯的场景时说:"过去,手工制作地毯全靠工 人的一双手,每天仅能织0.8平方英尺地毯,而且学徒想要出师,至少得花3年时间。匠人们坐在简陋的织机 前,一针一线地编织着地毯,效率不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创新成为推动崔黄口镇地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如今,几乎每一家崔黄口镇 的地毯企业都能听到全自动生产线的轰鸣声。记者来到天津凯利地毯有限公司,只见地毯车间内的生产线 上,仅需5秒就能生产出一张地毯,人均日产量达100平方米,生产效率较过去大幅提升。 除了生产效率,"宝藏小镇"里的地毯企业还有不少"绝活"技艺。天津 ...
我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结下不解之缘
刘正曦 申文燮 陈 榆 薛 婷 字里行间见 万里家书 异域青年 翻阅报中事 汉字生花 扫码观看视频 一纸墨香 牵中外学子 心意相通 远乡游子 四十寒暑 桥连万水千山 情谊不老 你我同写 中国故事 春风未尽 中国故事同讲述 中国外文局外籍专家 刘正曦 我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结缘,始于2019年参加"汉语桥"比赛后的一次采访。作为比赛获奖选手,我受邀在 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讲述了自己学习中文的故事。 光阴荏苒,我的"中国之旅"已经步入第十个年头。从2015年,在埃及读大一的我怀揣好奇,以零基础的 背景,敲开中文世界的大门,到2017年申请到赴华留学的奖学金,在南开大学度过收获满满的一年;从 2019年,我重返中国,经过3年努力,拿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证书,到如今我定 居北京,成为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外籍专家,并与一名美丽的中国姑娘组建家庭——我与中国的牵 绊越来越深。而在这段旅程中,我多次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相遇",分享不同阶段的体验与感悟。 对我而言,人民日报海外版如同一本相册,以真实、温暖的镜头,定格下我在中国学习、生活的许多难 忘画面;也似一扇窗户,用客观、生动的笔触,向我展现中国的地大物博、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