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机制造

Search documents
人民日报看新疆 | 科创企业在这里拔节生长(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Ren Min Ri Bao· 2025-10-10 02:14
新疆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创企业在这里拔节生长(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本报记者 贺 勇 李亚楠 走进新疆乌鲁木齐钵施然智能农机公司全自动化车间,只见搬运机器人正沿着预设路线穿梭,将仓库中 的生产物料运送至预定位置。装配线上,一台台采棉机正在井然有序地组装中。 企业创新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科技局的指导下,经过综合评估,目前计 划推荐我们申报两个自治区级科技项目,获批立项后,将获得对应的资金支持。"杨志强表示。 走科研创新之路,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 新疆北斗同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在书写着企业发展的新传奇。 "这个平台能快速排查IT系统故障,故障排查时间缩短83%,运维成本降低30%。"该公司技术总监甄磊 正向客户介绍公司的人工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项目。 去年,北斗同创公司研发资金缺口800万元,通过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组织的银企对接会,用专 利和奖项作为抵押,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贷款。 "我们科技类企业,没有太多的固定资产可以抵押。"甄磊说,但现在技术专利、知识产权、研发合同, 甚至科技成果获得的 ...
新疆:科创企业在这里拔节生长
Ren Min Ri Bao· 2025-10-09 03:36
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钵施然智能农机公司全自动化车间,只见搬运机器人正沿着预设路线 穿梭,将仓库中的生产物料运送至预定位置。装配线上,一台台采棉机正在井然有序地组装中。 "这个智能农机制造车间可高效地生产各类农机产品。"公司负责人杨志强自豪地说。 展厅内,采棉机、青贮收割机、施肥播种机等各类农机设备整齐排列,这些设备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得力 助手,更是钵施然公司多年来专注研发、不断创新的成果。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多功能采棉机依靠国外进口,价格昂贵。作为全国最大的棉花产 区,新疆从20世纪90年代就启动了采棉机研制工作。"从0到1",钵施然公司通过持续创新,取得了一系 列技术突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专利246项,迅速成长为国产采棉机龙头企业之一。 "这个平台能快速排查IT系统故障,故障排查时间缩短83%,运维成本降低30%。"该公司技术总监甄磊 正向客户介绍公司的人工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项目。 去年,北斗同创公司研发资金缺口800万元,通过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组织的银企对接会,用专 利和奖项作为抵押,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贷款。 "我们科技类企业,没有太多的固定资产可以抵押。"甄磊说,但现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科创企业在这里拔节生长
Ren Min Ri Bao· 2025-10-09 02:56
人民日报记者 贺勇 李亚楠 走进新疆乌鲁木齐钵施然智能农机公司全自动化车间,只见搬运机器人正沿着预设路线穿梭,将仓 库中的生产物料运送至预定位置。装配线上,一台台采棉机正在井然有序地组装中。 "这个智能农机制造车间可高效地生产各类农机产品。"公司负责人杨志强自豪地说。 展厅内,采棉机、青贮收割机、施肥播种机等各类农机设备整齐排列,这些设备不仅是农业生产的 得力助手,更是钵施然公司多年来专注研发、不断创新的成果。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多功能采棉机依靠国外进口,价格昂贵。作为全国最大的棉花 产区,新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启动了采棉机研制工作。"从0到1",钵施然公司通过持续创新,取得 了一系列技术突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专利246项,迅速成长为国产采棉机龙头企业之一。 "我们能够从地方小企业快速成长起来,秘诀就在于科技创新。"杨志强说。 过去,一名拾花工一天只能采几十公斤棉花。如今,一台六行自走式采棉机一天可采500亩棉花, 相当于上千人一天的工作量。2024年,新疆棉花产量约占全国92%,机械化采收率达到85%以上,背后 是强大的科技支撑。 企业创新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 ...
科创企业在这里拔节生长
Ren Min Ri Bao· 2025-10-09 01:02
"我们能够从地方小企业快速成长起来,秘诀就在于科技创新。"杨志强说。 过去,一名拾花工一天只能采几十公斤棉花。如今,一台六行自走式采棉机一天可采500亩棉花,相当 于上千人一天的工作量。2024年,新疆棉花产量约占全国92%,机械化采收率达到85%以上,背后是强 大的科技支撑。 企业创新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科技局的指导下,经过综合评估,目前计 划申报两个自治区级科技项目,获批立项后,将获得对应的资金支持。"杨志强表示。 走科研创新之路,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 新疆北斗同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在书写着企业发展的新传奇。 走进新疆乌鲁木齐钵施然智能农机公司全自动化车间,只见搬运机器人正沿着预设路线穿梭,将仓库中 的生产物料运送至预定位置。装配线上,一台台采棉机正在井然有序地组装中。 "这个平台能快速排查IT系统故障,故障排查时间缩短83%,运维成本降低30%。"该公司技术总监甄磊 正向客户介绍公司的人工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项目。 "这个智能农机制造车间可高效地生产各类农机产品。"公司负责人杨志强自豪地说。 去年,北斗同创公司研发资金缺口800 ...
新疆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创企业在这里拔节生长(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Ren Min Ri Bao· 2025-10-08 23:12
走进新疆乌鲁木齐钵施然智能农机公司全自动化车间,只见搬运机器人正沿着预设路线穿梭,将仓库中 的生产物料运送至预定位置。装配线上,一台台采棉机正在井然有序地组装中。 "这个智能农机制造车间可高效地生产各类农机产品。"公司负责人杨志强自豪地说。 展厅内,采棉机、青贮收割机、施肥播种机等各类农机设备整齐排列,这些设备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得力 助手,更是钵施然公司多年来专注研发、不断创新的成果。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多功能采棉机依靠国外进口,价格昂贵。作为全国最大的棉花产 区,新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启动了采棉机研制工作。"从0到1",钵施然公司通过持续创新,取得了 一系列技术突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专利246项,迅速成长为国产采棉机龙头企业之一。 "我们能够从地方小企业快速成长起来,秘诀就在于科技创新。"杨志强说。 去年,北斗同创公司研发资金缺口800万元,通过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组织的银企对接会,用专 利和奖项作为抵押,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贷款。 "我们科技类企业,没有太多的固定资产可以抵押。"甄磊说,但现在技术专利、知识产权、研发合同, 甚至科技成果获得的奖项和落地的项目都可以作为抵押,为产 ...
钵施然IPO撤单:在审时间超两年,曾被问询是否符合主板定位
Sou Hu Cai Jing· 2025-09-23 05:52
瑞财经 吴文婷近日,上交所发布关于终止对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钵施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审核的决定。 钵施然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端智能农机制造企业。公司产品以棉花收获机为核心,同时包括液压翻转犁、联合整地机、精量 铺膜播种机、喷杆喷雾机、残膜回收机等棉花种植机械,涵盖了棉花种植 "耕、种、管、收"全产业链环节。 日前,钵施然和保荐人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向上交所申请撤回申请文件。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对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 的审核。 据招股书,2022年-2024年,钵施然实现营收分别为11.38亿元、9.89亿元、10.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亿元、1.84亿元、1.84亿元。 | 项目 | 2024 年 | 2023 年 | 2022 年 | | --- | --- | --- | --- | | | 12 月 31 日 | 12月31日 | 12月31日 | | 资产总额(万元) | 207, 698. 49 | 178,980.36 | 147,946.83 |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万元) | 12 ...
钵施然IPO背后的三大疑点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21 13:48
Core Viewpoint - The company Xinjiang Bosiran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referred to as "Bosiran") has faced significant delays in its IPO process, with both revenue and net profit declining in 2023, despite the addition of a major overseas client contributing over 60% of its revenue in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24 [1][5][6].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2023, Bosiran's revenue and net profit both decreased, with reported figures of approximately 9.89 billion yuan in revenue and 1.84 billion yuan in net profit, down from 11.38 billion yuan and 2.38 billion yuan in 2022, respectively [5]. - The company's revenue for the years 2021 to 2024 (first three quarters) was approximately 7.27 billion yuan, 11.38 billion yuan, 9.89 billion yuan, and 8.27 billion yuan, while net profits were approximately 1.38 billion yuan, 2.38 billion yuan, 1.84 billion yuan, and 1.81 billion yuan [5]. Client Base and Market Expansion - In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24, Bosiran secured a new major overseas client, Tashkent Traktor Zavodi, which accounted for over 61% of its sales, generating approximately 5.08 billion yuan in revenue from the sale of 300 cotton harvesting machine components [6][7]. - Prior to this, the company had a relatively low customer concentration, with the top five clients accounting for approximately 14.3%, 14.02%, and 15.94% of total sales from 2021 to 2023 [8]. Funding and Financial Strategy - Bosiran plans to raise approximately 11.86 billion yuan through its IPO, with 2.6 billion yuan earmarked for working capital, while the remainder will be invested in high-en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R&D, production bas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center development [9]. - Despite the planned fundraising, the company has maintained a healthy cash position, with cash reserves of approximately 2.1 billion yuan, 3.09 billion yuan, 2.22 billion yuan, and 4.03 billion yuan at the end of 2021, 2022, 2023, and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24, respectively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