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电子贸易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一名广东贸易商的这三个月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1 09:12
(原标题:一名广东贸易商的这三个月) 最近一个月,广东一家头部贸易企业的负责人林先生忙于两件事:一是为了7月美国的年中大促查缺补 漏,看看还有哪些细节需要完善;二是准备开拓墨西哥市场。 每年美国有两次类似中国"618""双十一"的市场机会,一次是7月的年中大促,还有一次是11月底到12月 初的"黑色星期五"。 当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落地时,他预判如此高的关税不可能长期持续,最多到6月底就会调整。5月12 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提出,双方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此后,中美航运运费曾快速上 涨,但他判断运费上涨不会持久,很快就会下调。 6月13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4120美元/FEU和6745 美元/FEU,分别较上期下跌26.5%、2.8%。林先生预计,运费会跌回到3000美元/FEU以下。如果运费上 涨到6000美元,其产品利润可能要被侵蚀掉一半。 他分析,此前运费上涨是因为不少产品在7月底之前出口到美国。因为美国对华"301关税"豁免清单将于 7月31日到期,为赶在期限内完成出口,家电、自行车等商品出现了集中出货潮。 长期看,林先生对外贸形势的态度仍然保 ...
关税战非典型案例:90天不着急备货,将淡化美国市场
He Xun Wang· 2025-05-29 09:47
文/高歌 李力是一家贸易企业的负责人,他的公司位于华南区域,主营业务是向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市场出口消费电子产品。不同于To B企业对于关税的敏感 度,李力感觉关税摩擦对于他所在的公司影响有限。 5月23日,李力表示:"关税在我们的成本中只占一小部分,B端的模式是国外的人来这里大批量采购货物,再分销给小B,关税提升会有一定的影 响,我们是直接做C端的,影响不大。" 李力拆解了成本构成:运费、采购成本、关税以及美国当地的物流费用。其中关税并不占据绝大部分。目前关税价格尚未体现在产品的终端售价上, 并且在可预期的未来,他所在的行业短时间内关税提升的价格也不会显现在同类产品的价格之上,除非头部企业开始提价。 40天前,美所谓"对等关税"引发贸易震荡,美对华关税在短时间内接连攀升,一度高达145%。随后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的落定为此轮关税摩擦摁下 暂缓键。 "不可控因素太多了,"李力说:"并且在这90天内,我不会备货,就按照90天的限期,走一步看一步,而不会趁着这个所谓的窗口期大量往里填,因 为我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要是大量的货囤在那边,我也许会亏得更多。" 李力直言,"库存是万恶之源,实话说,一个货如果在国外待了超过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