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炭港口
icon
Search documents
星辰夜读丨生长在以英雄命名的土地
中国能源报· 2025-10-01 13:04
在黄骅烈士陵园的留言簿上,我见过最动人的一句话:"爷爷,您种的树结果了。"那是一位小学生写下的。如今的黄骅市已成全国百 强县、河北第二大强县,是煤化工基地和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 在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务公司采访时,我看到这样一组数据——作为世界上首个实现翻堆取装全流程智能化的煤炭港口,黄骅港一艘 5万吨级的运煤船,24小时内就可以完成装卸货。智能化的全流程抑尘系统让黄骅港看不到煤尘飞舞,煤污水也实现循环利用。站在 码头的观景台上,旧时候的樯帆早已换成钢铁巨轮,桅杆似的吊臂在天上划着弧线,汽笛声裹着海风的呼啸声,飘向远方…… 今 年 清 明 , 我 带 着 儿 子 去 烈 士 陵 园 。 他 指 着 雕 像 底 座 的 " 黄 骅 " 二 字 问 : " 爸 爸 , 这 个 人 是 谁 呀 ? " 我 蹲 下 来 , 指 着 远 处 的 风 电 塔 说:"他是个英雄,当年为了让咱们过上好日子,将宝贵的生命留在了这里。你看,那些转动的风机都是他想看到的样子。" 每次回老家,开车经过那座黄骅烈士雕像,我总会下意识放慢车速。雕像基座" 1911—19 43"的字样被雨水冲刷得愈发清晰,就像刻 ...
五四青年节|“煤炭裁缝”“火眼技工”,他们用青春谱写华章
Ren Min Wang· 2025-05-04 03:11
在这个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青年劳动者们奋斗在忙碌的生产一线。他们在千帆竞发的经济建设中奋楫 争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焊枪淬炼青春之花 5月1日,海油工程珠海基地一片繁忙景象,"95后"全国劳动模范王佳鑫与团队成员紧锣密鼓地推进法兰 管段焊接。 时间回到2015年盛夏,一辆大巴车将王佳鑫和同学从学校拉到了珠海基地。他被分到了总装车间,车间 气温经常维持在40摄氏度以上。 为确保焊接符合工程标准,有的钢材需要预热到110摄氏度才能施焊。焊工"全副武装"连续作业几个小 时,汗水一遍遍浸透工装又被烤干。"我敢打赌,他们坚持不了一个月!"几名老焊工私下议论道。 王佳鑫偏不信,他白天利用作业空隙,向老师傅请教平台结构焊接和建造工艺。晚上一个人躲在车间角 落里,有针对性进行焊接练习。 2020年,亚洲首个300米级导管架"海基一号"在珠海基地开工建设。面对一段多次返修却无法定位裂纹 的棘手焊缝,王佳鑫和同事从15毫米一路刨到45毫米,眼看就要刨穿母材了,一名老师傅喊道:"快停 下来!再有5毫米就刨漏了,材料就废了。" 王佳鑫仔细观察已经气刨过的焊缝,突然一道细小的裂纹一闪而过,他加快了手上的速度。在还差3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