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研究

Search documents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新Cell论文,登上Nature头条,首次实现小鼠全身神经系统微米级高清成像
生物世界· 2025-07-11 03:41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神经系统由 中枢神经系统 (CNS) 和 外周神经系统 (PNS) 组成,是一个遍布全身的复杂神经 元相互连接的网络,协调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这一复杂系统的解剖结构进行可视化和绘图对于了解其功能及相关疾病的机制至关重要。 在过去十年里,由于 3D 光学显微镜技术的进步,中枢神经系统 (CNS) 全脑亚细胞分辨率的中尺度连接组学图谱绘制取得了重大进展。 然而,对于周围神经系统 (PNS) 进行类似的分析仍然颇具挑战性。 与相对紧凑且同质化的大脑不同,哺乳动物的身体则要大得多,而且高度异质化,包含不规则的结构和多种组织类型。因此,即便采用当前最先进的成像 技术,要在全身范围内清晰分辨周围神经系统 (PNS) 那些漫长、复杂且常常相互交织的神经路径,仍然极其困难。因此,目前对周围神经系统 (PNS) 的架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仍基于粗略的解剖学观察,这些观察仅提供了其路径、分支和连接模式的总体但不精确的概览。 2025 年 7 月 10 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毕国强 教授、 徐程 特任副研究员、 刘北明 教授 和 祝清源 高级工程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 , 在国际顶尖学术 期 ...
Science子刊:2024年的生物医学论文,至少有14%利用了AI辅助写作
生物世界· 2025-07-04 06:47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当世界发生变化时,人类书写的文字也会随之改变。像战争、传染病大流行这样的重大事件会影响文本语料库中的词频分布。科学学科的兴衰在学术著作中也可 见一斑。那么,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否也在我们的写作中留下了类似的痕迹呢? 2022 年 11 月, ChatGPT 横空出世,这让人类的写作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首次出现了一款广泛可用的大语言模型 (LLM) ,它能够在包括学术界在内的 多个领域生成和修改具有媲美人类表现的文本。此后,许多研究人员在日常写作任务中融入了大语言模型 (LLM) ,甚至与大语言模型共同撰写了论文。这也引 发了人们对科研诚信、大语言模型生成内容中的事实错误以及论文工厂滥用大语言模型生成虚假论文的担忧。 基于这些担忧,有研究人员开始尝试追踪 大语言模型辅助写作 ( LLM-assisted writing ) 在科学文本中留下的痕迹。 2025 年 7 月 2 日,德国图宾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vances 上发表了题为 : Delving into LLM-assisted writing in biomedical ...
FDA紧急叫停涉“细胞流至敌对国家”临床试验,对华生物技术限制或再升级
仪器信息网· 2025-06-24 07:02
FDA 表示,国际转移和基因工程操作可能在患者不知情或未获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且 "可能导致美国人的敏感基因数据被包括敌对国家在内 的外国政府滥用"。 导读: FDA 宣布立即审查涉及将美国公民活体细胞送往中国及其他"敌对国家"实验室进行基因工程的临床试验。此次 "纠偏" 暴露了美国内部在技术开放与安全 管控间的摇摆,也预示未来对华生物技术限制将更趋严格。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 立即审查涉及将美国公民活体细胞送往中国及其他"敌对国家"实验室进行基因工程的临床试验。 拜登政府 2024 年 12 月的数据安全规则设置了出口管制,但对临床试验生物样本的 "全面豁免" 成为监管漏洞,甚至允许中资控股企业参 与。FDA 此次 "纠偏" 暴露了美国内部在技术开放与安全管控间的摇摆,也 预示未来对华生物技术限制将更趋严格。 FDA 专员马蒂・马卡 里(Mart y Makar y)声称:"上届政府对此视而不见,允许美国公民的 DNA 被送往海外——且往往在受试者不知情或不理解的情况下。 ...
Cell Stem Cell:北京大学王凯团队等开发快速生成功能性血管类器官的新方法
生物世界· 2025-06-15 06:56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血管类器官 (Vascular Organoid,VO) 已成为心血管研究领域的重要模型,通过人多能干细胞 (hPSC) 定向分化为内皮细胞、血管壁细胞等,可以构建出具有可灌注功能的三维血管网络。此类模型不仅能够模拟内皮细胞与血管壁细胞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还可复 现器官特异的血管微环境。 血管类器官在模拟血管发育、血管疾病、药物筛选和再生医学等多个方向均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当前的分化方案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分化异 质性大、所需时间长、基质胶和生长因子依赖、成本高昂、血管细胞不成熟,以及体内成血管能力低等,这些问题限制了血管类器官在血管研究以及临床转化的 潜力。 2025 年 6 月 1 3 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细胞稳态与衰老性重大疾病北京研究中心 王凯 课题组与美国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 童医院 Juan Melero-Martin 团队合作 ( 博士后 公丽岩 为第一作者) 在 Cell Stem Cell 期刊发表了题为: Rapid generation of functional vascular organoids via ...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了4篇Cell论文:强制线粒体自噬;多模态遗传筛选平台;抗衰老间充质祖细胞疗法;补体蛋白攻击的开关
生物世界· 2025-06-15 01:12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本周,华人学者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表了 4 篇研究论文。这些研究包括 线粒体对多能性的影响、 完整组织的 多模态遗传筛选平台、抗衰老间充质祖细胞疗法、补体蛋白攻击的开关。 强制线粒体 自噬,揭示线粒体对哺乳动物多能性的影响 2025 年 6 月 10 日,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吴军 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表了题 为: Unraveling mitochondrial influence on mammalian pluripotency via enforced mitophagy 的研究论文 【1】 。 该研究 开发了一种 强制线粒体 自噬 新技术,能够在体外或体内减少或完全去除线粒体,使用该技术,研究团队揭示了线粒体对细胞多能性的影响 ,还发现了线粒体数量的降低会导致着床前小鼠胚胎发育延迟。这项研究为探索线粒体在发育、疾病和跨物种生物学中的作用开辟了新途径,还有望 促进线粒体疾病的研究和疗法开发。 Perturb-Multi: 哺乳动物完整组织的多模态遗传筛选平台 2025 年 6 月 12 日, 哈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