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神经科学研究
icon
Search documents
绵延之河,时间是否只是空间的倒影?
Tai Mei Ti A P P· 2025-05-26 11:47
文 | 追问nextquestion 人脑如何测算时间呢?比如时钟滴答,我们可以通过时钟齿轮的震动来感受时间;或者昼夜交替,我们 通过日月移动感受时间——所谓的时间测量,似乎都来源于规律运动的外部事物产生的运动痕迹。 除此之外,有没有人脑内部的时间表征呢?这是一个回归到原点的神经科学思辨,可能也是理解人脑和 人工智能区别的一把钥匙。 神经科学家大卫·罗比(David Robbe)认为,我们并不依赖所谓"脑内时钟",我们对时间的估计是通过 我们与周围世界(或我们内心世界)的互动以及我们的行为产生的。这来自于他自己的啮齿动物行为实 验,也基于他对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思想的重新审视。他将这些思想整理成了 一篇综述文章 "Lost in Time, Relocating the Perception of Duration Outside the Brain"(迷失在时间中:将 时间感知重新定位在大脑之外)发表在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上[1]。 保罗: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是谁?你为什么如此痴迷于他和他提出的思 ...
著名神经科学家郭爱克院士去世,参会期间突发心脏骤停
第一财经· 2025-04-12 07:54
2025.04. 12 本文字数:851,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 郭爱克院士治丧工作小组发布讣告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中国 科学院大学教授郭爱克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0日14时18分在浙江杭州逝世,享年85岁。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郭爱克近日在桐乡参加学术会 议期间,突然在浴室晕倒,在送往杭州浙大二院后,因心脏骤停救治无效去世。 学界对此感到震惊和悲痛。中国科学院神经所一位郭爱克生前的同事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郭院士 人特别好,对于学术会议的邀请也总是有求必应。" 郭爱克曾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等机构工 作。他长期致力于神经科学前沿探索,在学习记忆、注意抉择及神经计算与控制等脑认知领域取得了 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郭爱克还引领了在"基因-脑-行为"框架下系统解析智力本质的研究,推动了空间亚磁环境影响脑认知 功能的探索,促进了我国神经行为学、集群仿生学和微观神经联结组等多项智能交叉领域的布局与建 设。 2020年至2025年,郭爱克受聘上海大学脑-智科学院士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