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Search documents
海南在海洋文化传播中具有独特优势
Hai Nan Ri Bao· 2025-07-11 02:05
白响恩表示,科普活动的重要目标是让公众认识到海洋之于我国的重要战略地位,推动全社会形成 了解海洋、经略海洋的共识。她强调,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均需要大量专 业人才,而科普正是吸引和培养这类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 中国航海科普大使白响恩: 海南在海洋文化传播中具有独特优势 海南日报博鳌7月10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婧)"海南拥有丰富的航海文化科普资源,在海洋文 化传播中具有独特优势。"7月10日,在琼海博鳌举行的2025年全国航海科普季启动仪式现场,中国航海 科普大使,上海海事大学教授、船长白响恩接受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说。 作为资深船长与航海领域专家,白响恩认为,海南的航海科普资源体现在多个方面。海南四面环 海,一踏足便能使人身临其境感受大海的强烈吸引力。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等拥有丰富的馆藏,包含 大量航海相关文物;灯塔等设施、海滩贝壳和海洋生物等,均可作为连接青少年与海洋领域的纽带,能 让公众直观体验海洋的自然属性与人文价值。"海南具有讲述海洋故事和航海故事得天独厚的条件。"她 表示。 六百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时途经了海南岛。在白响恩看来,传播郑和的事迹不仅是普及航海知识, 更 ...
打造沉浸式航天科普体验 长沙这座会“讲故事”的太空城正式启航
Xin Hua Wang· 2025-06-07 00:32
走进"湘江·太空城",仿佛置身于一部科幻大片。基地以一艘代号为"N395"的核动力飞船为主线, 讲述了这艘飞船因外星文明入侵紧急返回地球,却意外降落在直升机机场的故事。为了增强代入感,基 地1:1还原了小说中的N395飞船、时空之门等场景。飞船内的实验室还设置了卫星、火箭、外星直升 机、行星探测车等空天工程体验项目,指挥室、研究中心、睡眠舱等设施一应俱全。此外,孩子们还能 在小型太空农场中观察"地表最强"生物水熊虫,感受太空种植的乐趣。 在启动仪式上,曾因指出天文馆错误而走红的"火箭男孩"严弘森成为全场焦点。2023年,他成功发 射了自己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展现了非凡的科学天赋。此次,"湘江·太空城"正式聘请严弘森为"首席体 验官",并在N395太空实验室中为他设立了"森行号智能火箭·严弘森长沙工作站",鼓励更多孩子投身科 学探索。 未来,"湘江·太空城"将开展研学实践、亲子活动、科学训练营、青少年飞行体验、航天发射文旅 等活动,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航天知识,激发对科学的兴趣。(记者 王娟娟) 原标题:打造沉浸式航天科普体验 长沙这座会"讲故事"的太空城正式启航 日前,湖南省首个以太空探索和科幻场景为主题的航空 ...
湖南长沙:“湘江·太空城”正式启航,“火箭男孩”空降体验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05 09:45
来源:中国网 近日,一场特别的发布会在长沙大王山景区核心地段拉开帷幕——湖南省首个以太空探索和科幻场景为 主题的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湘江·太空城"即将盛大启动。湖南省关工委副主任蔡力峰,湖南省关工 委委员黄孝亮,长沙市关工委主任董学生,长沙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卢鸿鸣,湘江新区关工委主任黎石 秋等领导出席。 这场发布会不仅邀请了来自省、市、区的多位领导,也让多个高校、中学和小学的校长们"扎堆"前往, 长沙市多所学校的校长齐聚一堂,其中不乏博才小学龙胜、青园小学宋梦珩等教育圈的"明星校长"。 本次活动,还有一位特别的来宾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就是火爆全网、人称"火箭男孩"的严弘森小朋 友,刚刚成功拿下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小严在父母的陪同下空降"湘江·太空城"。很显 然,他们全家准备在长沙度过这个由"六一节和端午节合体"的小长假。这位造梦小天才,在2023年6月 22日,年仅9岁、小学三年级时,就成功发射了自己独立设计、制作的"森行号"小火箭,成为了中国年 龄最小的固体燃料火箭独立发射者。 一座会"讲故事"的太空城 "湘江·太空城",不仅是湖南省首个以太空探索、科幻场景为主题的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更是 ...
端午假期“撞上”儿童节,河南各大科技馆爆火 为何越来越多孩子爱上科技馆
He Nan Ri Bao· 2025-06-01 23:42
博爱县新华小学的学生们在流动科技馆里参观,感受和体验科技的魅力。 程全 摄 "终于进馆了!"5月31日一早,新乡市民刘女士带着孩子早早就来到河南省科技馆门口。这个端午节假期与儿 童节重合,孩子老早就下达了"任务",想去省科技馆看看。"预约太火爆了,我连着几天定好闹钟,提醒自己 第一批去预约,总算抢到了假期的门票。" 没有博物馆内历史悠久的宝贵文物,没有游乐场里惊险刺激的娱乐设施,为何越来越多科技馆成为"网红"打 卡地?为何越来越多孩子爱上科技馆? 科技馆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更是承载一城科技创新的"会客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科技馆"打 开"一座城。2024年,全国科技馆年接待人次首次突破1亿大关。前不久的五一假期,我省35座科技馆接待公 众超42万人次,开馆数量和服务公众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持续攀升的数据背后是公众对科普知识的需求不断增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普工作,他强调"科技创 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 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唯有两翼齐飞,才能广播创新的种子,放大创新的力量。 记者深入探访我省各个科技馆,一起寻找科技馆缘何 ...
省科技馆10年累计接待公众超1900万人次
Liao Ning Ri Bao· 2025-05-06 01:12
10年来,省科技馆以实体科技馆为基础,以流动科技馆、数字科技馆为延伸,辐射基层科普设施, 高质量构建起现代科技馆体系,实现了从科普场馆到全民科学中心的跨越。其中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 科技馆进乡村等科普活动,推动城乡科普教育均衡发展,累计受众523万人次。线上科普平台年均推送 科普信息3000余条,阅读量达2000万次,实现优质科普资源共享。 共筑安全防线挑战赛、超轻飞行器巡游、科学实验表演、IMAX观影盛典……近日,辽宁省科学技 术馆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惠民活动。 省科技馆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科技馆",以"特效影院矩阵"为核心,启用科技馆IMAXGT激光影 厅,创新推出"科普公益+院线放映"融合模式。一块638平方米的全国最大激光银幕,不仅填补了东北地 区顶级影音体验的空白,还成为省科协践行"科技惠民"、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范例,成为"科普+文 化"融合的标杆案例。 省科技馆是我省重要的科普宣传阵地和科学文化交流平台,自2015年开馆以来,以创新服务模式、 深化科普教育、拓展资源覆盖为使命,累计接待公众超1900万人次,举办科普活动1万余场次,有效助 推了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成为东北地区科普与创新的标杆阵地 ...
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 大湾区新增重要科普基地
Xin Hua She· 2025-05-01 16:20
记者在现场看到,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第一天人流如织、秩序井然。绝大部分项目可以互动体验,无论 是成年人还是少年儿童,都沉浸于科技的魅力。深圳科学技术馆馆长郑永春说,馆内的陈设打破了传统 的学科边界和展台式布置,重点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这里不仅是知识展示中心,更是科学探索 中心和科学教育中心。" 5月1日,在深圳科学技术馆,观众参观"机械大脑"。新华社记者 陈宇轩 摄 深圳科学技术馆外表面带有深灰色金属光泽,场馆内部有38米的超高中庭。建筑整体呈"U"形,由9万 多块异形多曲面不锈钢面板和巨型拉索玻璃组成,像一艘大型飞船,象征着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开拓未来 的决心。 4月30日,深圳科学技术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 进技术研究院等1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将推动更多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优质科普教育内 容。 郑永春表示,深圳科学技术馆将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科技场馆的交流互动,展示前沿科技成 果、大国重器以及背后的科学精神,弘扬科技创新文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5月1日,在深圳科学技术馆,观众利用积木玩具设计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新华社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