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命运共同体

Search documents
海南在海洋文化传播中具有独特优势
Hai Nan Ri Bao· 2025-07-11 02:05
白响恩表示,科普活动的重要目标是让公众认识到海洋之于我国的重要战略地位,推动全社会形成 了解海洋、经略海洋的共识。她强调,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均需要大量专 业人才,而科普正是吸引和培养这类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 中国航海科普大使白响恩: 海南在海洋文化传播中具有独特优势 海南日报博鳌7月10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婧)"海南拥有丰富的航海文化科普资源,在海洋文 化传播中具有独特优势。"7月10日,在琼海博鳌举行的2025年全国航海科普季启动仪式现场,中国航海 科普大使,上海海事大学教授、船长白响恩接受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说。 作为资深船长与航海领域专家,白响恩认为,海南的航海科普资源体现在多个方面。海南四面环 海,一踏足便能使人身临其境感受大海的强烈吸引力。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等拥有丰富的馆藏,包含 大量航海相关文物;灯塔等设施、海滩贝壳和海洋生物等,均可作为连接青少年与海洋领域的纽带,能 让公众直观体验海洋的自然属性与人文价值。"海南具有讲述海洋故事和航海故事得天独厚的条件。"她 表示。 六百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时途经了海南岛。在白响恩看来,传播郑和的事迹不仅是普及航海知识, 更 ...
中方代表点名美国
券商中国· 2025-06-26 23:26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5日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35次缔约国会议上发言,指 出美国是滥用《公约》规则的投机者、国际海洋秩序的破坏者。 来源:新华网 责编:杨喻程 排版:汪云鹏 校对: 苏焕文 耿爽说,就在国际社会共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加强全球海洋治理之时,个别国家却逆潮流而动,大搞单边霸 权,顽固地站在海洋国际合作的对立面,站在公平正义的对立面。这个国家就是美国。 一、美国是滥用《公约》规则的投机者。 美国至今不加入《公约》,却总是言必称《公约》,不停地对他国 履约情况指手画脚,并且依据《公约》主张专属经济区和200海里外大陆架。一言以蔽之,美国只想占便宜, 不想做贡献,只想享受《公约》带来的制度红利,不愿承担《公约》带来的责任义务。 二、美国是国际海洋秩序的破坏者。 根据《公约》,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但美国却无视 国际社会在国际海底管理局框架下的集体努力,悍然决定进行单边开发。根据《公约》,铺设海底电缆是公海 六大自由之一,但美国却将海缆问题泛政治化,发起排他性的海缆联合声明,试图打造以自己为中心的小圈 子。美国还威胁恐吓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的正常运营,意图控制关 ...
滨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方案工具包发布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6-23 03:28
我国科研团队自"海洋十年"筹备伊始便深度参与其中。在战略规划层面,我国专家入选执行规划组 和咨询委员会等"海洋十年"科学的核心决策层。在平台建设方面,海洋一所牵头联合国内外专家申办 了"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在科研实践领域,我国科研团队牵头实施的"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 无缝预报系统等国际大科学计划,汇聚全球50余个国家的科技力量,以原始创新驱动全球海洋治理能力 提升。 我国科研团队湍流理论的原创突破和海洋观测技术的创新,为研发智能型海洋治理工具包提供了关 键科技基础。工具包由6大核心模块和24个子模块组成,覆盖海洋与气候预警、海洋航行安全、近海生 态健康、海岸带综合管理、蓝色经济支撑和海洋素养等海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工具包将海洋 大数据、先进的数值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能力建设密切衔接,为滨海城市的终极用户和决策者提 供海洋灾害、生态健康、渔业资源、海洋教育等方面的可视化产品和服务。工具包的推广应用,将为共 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6月7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特别会议"海平面上升和海岸带韧性联盟高峰会"在法国尼斯举办, 来自全球200余个海洋城市的市长及管理者共 ...
打造蓝色科技方舟——浙江大学摘箬山海洋科技示范岛建设纪实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6-20 02:25
"紫金港"号船舶停靠浙江大学舟山科考码头。浙大海洋试验站供图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履行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相关职责,按照"北东南,浅海﹢深海"的布局,加快构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体系,在山东威海、浙江舟 山、广东珠海、海南三亚,部省共建4个试验场区。6月16日,浙江省舟山市海洋经济发展局与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签订协议,发挥各方优势,支持国家海洋综 合试验场(舟山)建设。 根据协议,双方将利用浙江大学摘箬山海洋科技示范岛试验资源,共同推动试验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体系完善,联合吸引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及其他 服务机构参与试验场生态建设,构建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海洋试验服务网络,打造集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摘箬山岛海岸海域浙大海洋试验站供图 这是摘箬山海洋科技示范岛汇聚各方资源,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海洋科技产业化发展的又一案例。 从无到有 建成"一岛一船一码头"试验基地 摘箬山岛是国内首个海洋科技示范岛,坐落于舟山岛南部海域,由浙江大学与舟山市合作共建。 2011年,浙江大学摘箬山海洋科技示范岛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年努力,2014年,岛上建成了面积达15430平方米的试验基地,其中包含深水水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琼启动运行
Hai Nan Ri Bao· 2025-06-09 00:45
服务国家深海科技与产业发展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琼启动运行 海南日报海口6月8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洪旭)6月8日,"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海 南)"和"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运行启动仪式在海口举行,标志着我国在海洋预警与深海科研领域 实现重大突破。 据介绍,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是当前正在构建的"北东南,浅海+深远海"国家海洋综合试验 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体系内其他场区功能互补。该试验场主要建设海上试验平台、海上试验保障 设施、场区环境背景场监测系统、岸基配套设施等,服务于国家深海科技与产业发展,满足深远海观 测、调查等仪器设备试验与测试需求;支撑我国深海科学基础研究和深海技术原始创新;支撑国家海洋观 监测业务体系建设的测试评估。 这两个项目启动运行,为海洋安全与科技创新注入新的动力,为建设海洋强国增添了新的科技支 撑。 此外,运行启动仪式现场还举行了第15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启动仪式。该竞赛以"保护海洋生态系 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进一步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 提升全民海洋意识,让海洋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国 ...
第一观察丨总书记对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指引
Xin Hua She· 2025-06-08 08:50
"我在福建沿海地区工作了将近18年,对海有浓厚的感情""要发扬优势,做好'海'的文章""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从地方 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海洋的关注一以贯之。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 洋,指引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一)"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 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70%是海洋。浩瀚大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油气和生物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海洋经济有着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1994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海上福州"战略构想,在全国沿海城市中率先吹响"向海进军"号角。在浙江,他指出一定 要做足做好海洋经济这篇文章。在上海,他要求努力争创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从科研实验室到渔业种子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沿海省份考察海洋经济发展,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提高 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013年考察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时强调"要顺应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加快培育海洋工程 ...
壹视界·微视频丨建设海洋强国,总书记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
Ren Min Wang· 2025-06-08 08:00
0:00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 2013年7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建设海洋强国战 略;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集体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 表团团长时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海洋强国作出部 署,要求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有序推进,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十四五"期间4批63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整治修复海岸线约400公里、滨海湿地约3.1万公顷;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蛟 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等深海科技发展不断推动深海事业迈上新台阶…… 向海而生、因海而兴,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对中华民族 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地方到中央,习近平同志始终重视海洋事业,多次对海洋资源保护与开 发作出重要指示:在福州工作时,提出建设"海上福州"战略构想;到福建省后提出"海洋强省"战略;再 后来到中央 ...
《中国将南海打造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的实践》智库报告引发热议
Xin Hua Wang· 2025-06-08 02:42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题:《中国将南海打造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的实践》智库报告引发热议 新华社记者周立民、王晖余、夏天 在第17个"世界海洋日"到来之际,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8日面向全球发布中英文智库报告《中国将南海 打造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的实践》。 智库报告得到南海问题及国际关系等领域专家学者的积极评价。他们认为,报告全面阐释了中国倡导将 南海打造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的实践成果、经验启示和实现路径,是南海问题研究的重要 成果。 "和平与合作是南海沿岸国家的共识,放眼数千年来南海地区秩序的演变,和平稳定、对话合作、友谊 长久是主旋律。"中国南海研究院副研究员陈相秒认为,建设和平、友谊、合作之海是中国在南海问题 上向世界和本地区发出的重要倡议。中国和东盟围绕这一倡议展开了一系列努力,也取得了实质性成 效,国际社会有目共睹。 报告认为,中国在将南海打造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的实践探索中,建立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四个 坚持"原则,即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 赢,坚持反对域外势力插手干涉。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杨霄认为,报告着眼南海更加美好的未来 ...
共同打造和平、友谊、合作之海——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报告解析中国南海主张与实践
Xin Hua She· 2025-06-08 02:40
新华全媒头条丨共同打造和平、友谊、合作之海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报告解析中国南海主张与实践 新华社记者周立民、王晖余、夏天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当天,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面向全球发布中英文智库报告《中国将南海 打造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的实践》,深度阐释中国将南海打造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的实 践成果和经验启示,并对如何共同推动这一倡议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拓展提出思 考、勾勒愿景。 开拓性实践开创地区治理新范式 2021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 会,强调"要共同维护南海稳定,把南海建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习近平主席坚定 的话语,为更好地守护南海和平、促进南海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不仅提出这一重要倡议,更是不断积极推动付诸实践,为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提供 强大支撑。这既是中国维护自身安全和发展利益的现实需要,也是对所谓中国谋求"地区霸权"无 端指责的有力回击,更体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 报告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正以开拓性实践开创地区治理新范 式。 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协会主席、印度 ...
第2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闭幕 与会各方倡议合作应对挑战
Huan Qiu Wang· 2025-06-02 06:09
5月31日下午,国防大学代表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长胡钢锋出席《亚太地区海上安全合作》特别论坛,并阐述中方观点。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长 胡钢锋: 中方将秉持习主席三大全球倡议,积极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合作打造亚太和平之海、友谊之海、 合作之海。我们倡议,一是坚持真正多边主义,维护亚太海上安全秩序,二是坚持真诚对话协商,促进亚太海上持久和平,三是坚持平等交流互鉴,创造亚 太海上美好未来。 总台记者 李琳: 本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方提出的亚洲安全模式等理念受到了域内各国的欢迎和认同。与会人士表示,这一模式包含安危与共、求同存 异、对话协商等三大要素,这才符合亚洲各国的共同利益,才有助于周边国家实现稳定发展的共同愿景。 转自:央视 6月1日,为期三天的第2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闭幕。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当前世界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和平、合作与发展仍是主要趋势,亚洲国家应 求同存异,共同应对挑战。 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在演讲中表示,希望包括香格里拉对话会在内的国际防务论坛,以及全球和地区的多边合作机制致力于推动合作与避免冲突,实现共赢 和减少矛盾。 越南国防部长 潘文江: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