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博彩

Search documents
用《经济学人》构建一个无脑的高胜率策略
Hu Xiu· 2025-07-17 11:00
一、不只是加密货币,还有石油 几天之前,我们回顾了《经济学人》的华丽封面,它们成功在加密货币世界里扮演了反向指标的角色。但实际上,不仅是加密货币,《经济学人》在其他 领域的表现也非常稳健。比如石油,1999 年至 2016 年,它的五篇封面文章精准踩中了每一次价格的顶峰和低谷。 当然是反向的踩中。 1999年3月《石油泛滥》。把当时 6600 万桶的全球日产量描绘成洪水猛兽,油价似乎只能一路下滑。然而很快,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阴霾散去,油价一路 狂飙。 2000 年9月《石油即将反击?》。文中警告:即便 OPEC 开闸增产,原油也可能冲破每桶 40 美元的心理关口。但是,2001 年全球经济放缓,油价应声回 落。 道理也很简单:等编辑部终于觉得"这股风够劲儿"值得上封面,说明它早已在大众视野里暴露了足够久。情绪已经极致,故事已经透支,再没有散户充当 价格的燃料,剩下的往往只有均值回归这一个结局。想想看,资产若不经历暴涨暴跌,哪有足够的话题度来跻身封面? 等它真正上封面的时候,故事已经完完全全被price in。 三、用数据说话 2003 年10月《石油时代的终结》。把技术进步、高效能汽车、可再生能源捧成石油的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