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
icon
Search documents
泰格医药(300347):新签订单显示临床CRO行业有望触底回升
Huajing Securities· 2025-06-19 10:52
2025 年 6 月 19 日 医药: 超配 证券研究报告 / 公司更新报告 泰格医药 (300347 CH, 买入, 目标价: RMB68.05) | 目标价: RMB68.05 | 当前股价: RMB50.61 | | | --- | --- | --- | | 股价上行/下行空间 | +34% | | | 52 周最高/最低价 (RMB) | 82.79/41.61 | | | 市值 (US$mn) | | 6,146 | | 当前发行数量(百万股) | | 872 | | 三个月平均日交易額 | | 78 | | (US$mn) | | | | 流通盘占比 (%) | | 72 | | 主要股东 (%) | | | | 叶小平 | | 20 |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 | | 14 | | 曹晓春 | | 6 | | 按 2025 年 6 月 17 日收市数据 | | | | 资料来源: FactSet | | | 主要调整 | | 现值 | 原值 | 变动 | | --- | --- | --- | --- | | 评级 | 买入 | 买入 | N/A | | 目标价 (RMB) | 68.05 ...
CXO行业拐点已来,泰格医药(300347.SZ,03347)业绩有望持续回暖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10:23
经历了4年的资本寒冬,港股的创新药板块近期以势如破竹的姿态成为全球焦点。数据显示,wind香港 生物科技III(887177.WI)指数近两个月涨幅超60%,个股涨幅翻倍的不在少数。 回看上一轮医药牛市,CXO作为铲子股,一直被众多资金追捧,不过智通财经APP注意到,近期医药指 数大涨主要在于创新药个股,而CXO作为铲子股价表现远远逊色于创新药企。 那么CXO作为曾经的香馍馍,是否值得配置? 基本面、资金面、消息面共驱CXO拐点 从业绩上来看,CXO企业业绩在2025年Q1拐点已现。具体来看,2024年,申万研发外包板块营业收入 下降4.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5.4%。2024年营收及利润端出现下降预计主要是由于新冠大订单逐步 结算完成以及受全球医药投融资下滑影响研发需求下降所致。2025年Q1申万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业绩明 显好转,营收同比增长12.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5.6%,其中多肽CDMO及ADC相关CDMO公司延 续增长态势。 | | 水2 472 20 - 33 2 2 2 2 2 1 1 1 2 1 1 1 2 1 | | | | | | | | | --- | --- | --- | - ...
CXO行业复苏 龙头泰格医药为何“落后”了?
Xi Niu Cai Jing· 2025-06-05 11:32
2025年,CXO行业似乎已经走出了低谷,其中药明康德一季度利润增速为89.06%、康龙化成增速为32.54%、凯莱英增速为15.83%。 在整个行业复苏的背景下,明星公司泰格医药却显得有点显眼,继2024年业绩下滑79.99%后,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降29.61%。 要知道,作为中国临床CRO领域的龙头,泰格医药曾参与了国内60%已上市一类新药研发,连续多年保持市场份额领先。如今在行业复苏浪潮中,泰格医药 却成为头部CXO中唯一掉队者。 数据背后的"落后"答案 2025年一季度,泰格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5.64亿元,同比下降5.79%;实现净利润1.65亿元,同比下降29.61%;毛利率更是从2024年一季度的37.83%降至 30.03%,而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了62%,可见泰格医药的处境并不太好。 事实上,泰格医药的困境早在2024年就有征兆。 |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1,660,204,321.44 | 1,698,039,901.95 | 1,709,371,136.50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 ...
泰格医药20250428
2025-04-30 02:08
• 泰格医药 2025 年一季度营收结构分化,CROS 板块增长,CTS 板块因订 单减少和单价下滑而下降,整体毛利率 30.03%,同比下降但环比改善, 主要受 CTS 板块影响,CROS 板块毛利率保持稳定。 • 公司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 1.98 亿元,同比增长 37.4%,应收账款显著减 少,预计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超 10 亿元,现金流管理能力增强,为业 务发展提供保障。 • 一季度净新增订单突破 20 亿元,同比增长约 20%,得益于公司战略调整 和 BD 团队的努力,国内客户订单明显复苏,价格相对稳定,期待下半年 价格复苏。 • 公司持续投入数字化与智能化战略,产生相关费用,但管理费用基本保持 稳定。大额存单利息计入投资收益,对财务费用影响减小,下半年口径将 完全可比。 • 公司注重管理费用控制,特别是子公司方达,同时公允价值变动产生亏损, 主要因基金份额估值下降,但项目融资成功表明一级市场流动性有所恢复。 • 国内创新药政策呵护和资本市场估值回归,促成国内客户订单复苏,预计 未来 2-4 个季度持续。海外客户订单表现良好,但增速不及国内。 • 临床 CRO 供给端改善,中小型 CRO 公司收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