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极耳圆柱电芯

Search documents
鑫椤锂电一周观察 | LG新能源:预计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52%
鑫椤锂电· 2025-07-11 08:24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本文来源: #鑫椤锂电 行业热点 I C C S I N O 据湖南省自然资源厅7月9日发布的消息, 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 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锂电材料端市场情况 三元龙头抢筹磷酸铁锂 将建欧洲首条万吨级磷酸铁锂产线 7月4日,容百科技董事长白厚善在仙桃基地宣布, 容百正式进军磷酸铁锂行业,将依托欧洲基地落地首条 万吨级高端产线;同时巩固三元材料龙头地位,拓展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新兴应用。 容百科技已经在仙 桃基地筹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并陆续落地磷酸锰铁锂等其他高端材料产线。 LG新能源:预计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52% 据财联社报道,LG新能源7月7日对外披露,受电池销售强劲的推动,预计公司第二季度将实现正的营业利 润,且无需依赖美国此前颁布的税收优惠。 LG新能源预计,今年4-6月,公司营业利润可能达到4922亿韩 元,较去年同期1953亿韩元增长152%。 力神电池发布六款全极耳圆柱电芯 7月8日, 力神电池(苏州)有限公司正式推出 ...
2025大圆柱电池风口强劲!轻型动力/中小储能/汽车定点全面开花!
起点锂电· 2025-03-03 10:35
01 46大圆柱蓄势待发 自2020年特斯拉公布4680后,全球车企与电池企业对大圆柱技术路线颇为关注。不过,四年多 时间过去,大圆柱电池在动力端实际的量产装车进度陷入滞后。 迈入2025年,大圆柱边际积极信号继续增加。 2月21日,大圆柱产业化再迎里程碑。宝马宣布大圆柱电池即将上车,能量密度+20%,续航 +30%,充电速度+30%,搭配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续航300km。大圆柱电池预计随新 世代车型量产,已在沈阳基地试生产,并开启本土测试与验证。 2月28日,多位电池大咖也在起点锂电圆柱电池论坛上谈到,从去年至今,圆柱电池市场各个 细分领域呈现蓬勃发展姿态,同时新技术的切入让传统小圆柱以及32/40/46/60等各个型号的大 圆柱出货量上升新台阶。 基于细分领域多元化需求,各种不同技术路线结合圆柱形态也演化出不同的方向,为不同型号 圆柱电池大规模出货再添一把火。 为什么大圆柱电池没有快速提产,主要影响因素在哪里?蓝京新能源 总工程师 唐联兴认为, 大圆柱结构设计和材料体系都已非常成熟,快速量产的主要难点体现在工艺制造上,包括电极 制造、极耳成型/整形、集流盘焊接以及电解液浸润。 这与起点锂电此前 ...
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圆满闭幕!
起点锂电· 2025-02-28 12:35
聚集新技术 探索新工艺! 2025年2月28日,由起点锂电、起点研究院(SPIR)联合主办的"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在深圳宝安登 喜路国际酒店盛大举办,500+圆柱电池产业链嘉宾齐聚现场,共探行业发展新机遇。 本次技术峰会共包括大会开幕式、圆柱电池技术与创新专场、圆柱电池工艺及智能制造专场、圆柱电池材料体系创新与应用专场、圆柱电池之 夜等5个部分,超20位重磅嘉宾进行发言和演讲,以下是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 大会开幕式 1、起点锂电 创始人 李振强进行主办方致辞 李振强介绍,今年起点平台将举办圆柱、方形、软包三大电池技术论坛,以形成针对电池封装形状的系列活动。而将圆柱电池作为首场论坛主 题,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圆柱电池,尤其是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去年在技术上取得显著突破;二是在特斯拉等车企的引领下,圆柱电池在轻型 动力、电动两轮车、便携式储能等领域的增速预计将超越方形和软包电池,未来2-3年市场前景广阔。 李振强认为,未来,圆柱电池将以全极耳+大圆柱+铁锂为技术路线,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持续提升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 起点锂电 创始人 李振强 2、专场冠名赞助商 逸飞激光 研究 ...
全极耳技术:开启圆柱电池性能新纪元
起点锂电· 2025-02-28 12:35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兴起,高功率圆柱锂电池凭借其卓越的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及显著的成本优势,已成为电动工具、无人机等高功率应 用领域的优选方案。然而,传统圆柱电池在高功率场景下遭遇的内阻高、发热量大等瓶颈,严重制约了其应用范围的拓展。在此背景下,全极 耳技术应运而生,以其革命性的设计理念,为高功率圆柱电池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引领行业实现重大突破。近期,高功率事业部高级分析 师王经理在圆柱电池技术与创新专题上,深入阐述了全极耳技术的核心优势。 01 全极耳结构:重塑高功率圆柱电池的未来 传统圆柱电池受限于极耳设计,电子迁移路径冗长,导致内阻增大、发热严重,难以满足高功率场景下的持续高效输出需求。全极耳技术通过 创新性地将整个正负极集流体转化为极耳,极大缩短了电子迁移路径,有效降低了内阻和发热量。这一变革不仅显著提升了电池的充放电效 率,还有效解决了高能量密度电芯的散热难题,为高功率圆柱电池在更广泛场景下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以新能安Jumbo Power系列全极耳圆柱电芯为例,其欧姆阻抗较传统电芯降低了80%,充放电效率和功率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在电动工具领 域,如电动扳手瞬间拧紧螺栓、电锯快速切割木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