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板主题ETF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为什么没人愿意认购ETF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5-15 12:05
昨天,韭圈儿写的一篇文章火了客户经理把公司给举报了。 本来讨论的是台湾地区的金融机构,是如何迫使一线员工通过自购来消化ETF的销售指标的。 但没想到,不少内地的客户经理,也感同身受了。 01 上市即亏钱 其实"垫资"这种现象,各行各业都有,有些"垫资"有回报,有些没有。 但是像基金行业,预期收益为负的"垫资"行为,应该是非常罕见的。 以股票型ETF为例,2020年新发的产品,自产品成立,至产品上市,平均净值的涨幅是1.5%左右。 也就是说,即便客户经理自己掏钱买,当基金上市之后,也可以通过场内交易,直接锁定收益。 时间成本确实有,但也是有补偿的。 如果运气不好,在2025年3月,认购了某创业板主题ETF,那么在4月7日基金上市时,区间亏损将超过10%。 自费、甚至贷款,出钱又出力,指标完成了,但整体算下来,反倒亏钱了。 这可能就是能引起客户经理共鸣的痛点。 02 机械式建仓 当然,权益市场本身是有风险的,这些年行情不好,是事实。 但不能否认的是,ETF生态的转变,也是造成这个现象的背后推手。 我们之前多次在文章中提到,ETF这个产品,是存在先发优势的。 虽然不绝对,但"能早尽早,能快尽快",基本上已经成了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