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2号管道
Search documents
北溪引渡遭拒,波兰硬刚德国,欧洲盟国裂痕难弥合
Sou Hu Cai Jing· 2025-11-12 08:39
2022年9月,北溪2号管道刚刚竣工不久,便发生了神秘的水下爆炸事件,导致这条本应保障欧洲能源供 应的管道瞬间瘫痪,欧洲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天然气来源。最初,外界普遍怀疑是俄罗斯所为,毕竟俄欧 关系持续紧张。但随着调查的深入,调查线索却指向了乌克兰。美国《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称,这次爆 炸行动是由一小群乌克兰军官执行的,背后由乌克兰商界人士提供资金支持。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泽连 斯基最初批准了这个行动,后来尝试叫停,但未能成功。然而,乌克兰政府始终否认了这些说法,至今 没有明确的结论。德国检方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向包括茹拉夫列夫在内的至少六人发出了逮捕令。当茹 拉夫列夫在波兰被捕后,德国满怀期待地希望通过欧洲逮捕令将其引渡回国受审。毕竟,欧洲逮捕令是 欧盟成员国之间司法协作的常规操作,执行率通常很高。然而,波兰的拒绝令德国的追责之路戛然而 止。 波兰法院拒绝引渡的理由十分明确。法官达里乌什·卢博夫斯基指出,武装部队在战时针对敌方关键基 础设施的攻击行为,不应视为破坏行为,而应视为一种战略性牵制行动,因此并不构成犯罪。同时,卢 博夫斯基还认为,德国对该事件没有管辖权。这一裁决立即引发了法学界的热议。哥廷根大学的法学教 授 ...
波兰安全局搜查“北溪”爆炸案嫌疑人华沙住所
Yang Shi Xin Wen· 2025-10-09 16:08
9月30日,一名乌克兰公民因涉嫌破坏宪法、毁坏财产以及破坏"北溪"2号管道,在其住所被捕。目前他 被关押在华沙的审前拘留所。10月6日,华沙地区法院将其拘留期限延长至11月9日。华沙地区法院发言 人6日表示,主审法官将很快确定此案的审理日期。关于是否将沃洛迪米尔引渡至德国一事,同样将由 法院裁决。(总台记者 沃龙) 当地时间10月9日,波兰安全局搜查了"北溪"爆炸案嫌疑人沃洛迪米尔及其妻子在华沙的住所。此前, 德国方面指控沃洛迪米尔涉嫌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 沃洛迪米尔的辩护律师透露,波兰国家安全局官员受检察院委托,搜查了沃洛迪米尔及其妻子的华沙公 寓。数件物品已被扣押,辩护律师称其为"个人物品"。辩护律师还称,沃洛迪米尔愿意与波兰执法机构 合作,并等待可能提出的指控,以便证明自己的清白。 ...
拜登政府操盘北溪爆炸?揭秘西摩·赫什“报告”,欧洲格局巨变
Sou Hu Cai Jing· 2025-09-25 05:25
美国国会内部对北溪2号争议不断,部分议员甚至通过拖延关键议案、阻挠外交任命等方式施压欧洲。 有人质疑,美国是否在强行干预欧洲的能源自主权?而欧洲国家则陷入两难——既依赖俄罗斯的廉价能 源,又需在俄乌冲突中站队西方。 更耐人寻味的是,德国政坛的更迭似乎给了美国新的机会。据西摩·赫什披露,拜登政府曾组建跨部门 小组,专门研究如何"彻底摧毁"北溪管道。最终,权力的意志推动了一场隐秘却影响深远的行动。 深海行动:高科技下的隐秘爆破 北溪爆炸的实施过程,堪比一部惊险谍战片。美国海军潜水员、中情局特工和挪威军方联手,选择了波 罗的海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海域作为行动地点。这里水深约80米,水流平缓,便于隐蔽作业,且远离多国 的监控网络。 2022年6月,北约"波罗的海行动"军演期间,美军潜水员以演习为掩护,在管道上安装了高能炸药。为 确保万无一失,他们不仅设置了延时引爆装置,还配备了远程音频触发系统,以便在必要时由高层直接 控制引爆时机。这种精密安排既降低了暴露风险,也增加了技术难度。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一场撼动全球的隐秘战争 2022年9月,北溪天然气管道在波罗的海深处发生剧烈爆炸,瞬间成为全球焦点。这场看似意外的破坏 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