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晶体

Search documents
湖南大学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6-13 00:03
在原子级薄的二维 (2D) 半导体中调整载流子密度颇具挑战性,这是因为其固有的物理空间有限,难以掺入电荷掺杂剂。 2025 年 6 月,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段曦东 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 : Gate-driven band modulation hyperdoping for high- performance p-type 2D semiconductor transistors 的研究论文 【1】 。 该研究利用栅极驱动能带调制超掺杂,用于高性能 p 型二维半导体晶体管的制备, 创下了 同类器件 新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 2017 年 , 段曦东和段镶锋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Science 期刊发表论文 【2】 ,实现了 2D 异质节、多异质节以及超晶格的可控外延 生长,这是湖南大学首次作为第一单位发表 Science 论文。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 段曦东团队表明 ,在 III 型范德华异质结构中,层间电荷转移掺杂可通过外部栅极进行大幅调节,从而实现超掺杂效应。系统化的栅控霍尔 测量表明,调制的载流子达到了 每平方厘米 1.49×10 ...
两次延期、两次迁址、进度仅4.29% 晶升股份一IPO募投项目为何“难产”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02 12:10
晶升股份(SH688478,股价28.44元,市值39.35亿元)上市已超过两年时间。然而,公司一个IPO(首次公 开募股)募投项目却经历了两次地址变更和两次延期,截至去年底累计投入进度仅4.29%。 对此,上交所近期下发问询函,要求晶升股份说明多次变更"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总装测试厂区建设项 目"实施地点、延期实施的原因及合理性。 5月29日,晶升股份回复了上交所问询函。晶升股份表示,该项目延期系受下游应用领域及半导体等行 业短暂调整及供需错配等因素影响。 募投项目两次延期 2023年4月,晶升股份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距今已经超过2年时间。 然而,晶升股份的IPO募投项目"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总装测试厂区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晶体生长设备项 目)却经历了两次延期和两次变更地点。据晶升股份2024年年报,截至去年底,该项目的累计投入进度 仅为4.29%。 晶升股份招股书显示,公司IPO募投项目总计有两个,分别是"总部生产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晶体生 长设备项目",拟投资金额分别约为2.7亿元和2亿元。 按照当时的规划,晶升股份预估"晶体生长设备项目"建设周期为24个月,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开始建 设,2022年末 ...
上市两年多,两次延期,两次迁址 晶升股份IPO募投项目为何“难产”?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9 15:15
每经记者|赵李南 每经编辑|张益铭 5月29日,晶升股份(SH688478,股价28.89元,市值39.97亿元)回复了上交所问询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晶升股份上市已经超过2年时间。然而,其募投项目之一却经历了两次地址变更和两次延期,截至去年底累计投入进度仅 4.29%。 然而,晶升股份的募投项目"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总装测试厂区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晶体生长设备项目)却经历了两次延期和两次变更地点。据晶升股份 2024年年报,截至去年底该项目的累计投入进度仅为4.29%。 据晶升股份招股书,其IPO(首次公开募股)募投项目总计有两个,分别是"总部生产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晶体生长设备项目",拟投资金额分别约2.7亿 元和2亿元。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投资总额 | 拟投入: | | --- | --- | --- | --- | | | 总部生产及研发 中心建设项目 | 27,365.39 | | | 2 | 半导体晶体生长 设备总装测试厂 | 20,255.00 | | | | 区建设项目 | | | | | 合计 | 47.620.39 | | 图片来源:晶升股份招股书截图 按照当时的规 ...
太空制造渐入佳境
Ke Ji Ri Bao· 2025-05-25 23:34
科学家早已发现,地球轨道上的微重力环境能够孕育出比地面更优质的产品,这一发现催生了太空制造 这一前沿概念。随着火箭发射成本持续下降,加上制造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太空制造业的星星之火即 将呈现燎原之势。 美国《连线》杂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太空制造正成为探索宇宙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变革性领域,或 将彻底改写人类在太空中的生产方式与资源利用模式。 据预测,到2035年,太空制造业将达千亿美元产值。在这个独特的太空工厂里,人类有望制造出纯度更 高的光纤、更完美的半导体晶体,以及更有效的抗癌药物。 新材料和生物医学的天然工厂 《新世界百科全书》将太空制造定义为:在地球以外的特殊环境(如微重力或强真空条件)下生产零部 件或材料的过程。 美国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机械工程系的普拉迪普·梅内塞斯等人在《制造和材料处理》杂志上撰文指 出,太空制造可降低发射成本。在太空直接制造零部件,可大幅减少从地球运送完整结构的负担,从而 减轻火箭的有效载荷,节省了高昂的发射费用。另外,太空制造可按需制造、减少依赖。宇航员可在太 空现场制造工具、更换零件,而不必完全依赖预先携带的备件。这不仅缩短了设备维修的等待时间,还 提升了任务的灵活性。而且, ...
像“顶竹笋”一样长出晶体(科技自立自强·青年科学家)
Ren Min Ri Bao· 2025-05-06 22:12
核心阅读 晶体制备是一门精细技术,如何提升其稳定性、可控性?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刘开辉教授团队首创"晶格 传质—界面生长"晶体制备新范式,让材料如"顶竹笋"一般生长。"科研工作者应将有限的人生,投入到 无限的科研事业中去,始终坚持、始终热爱,做出有意义、有影响力的成果。"刘开辉说。 晶体,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石英晶体能够产生稳定的电振荡,是精准的时间守护者;人工晶体可以用于白内障手术,恢复患者的视 力;半导体晶体用于制造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 晶体制备是一门精细的技术。在微观世界里,制备晶体就像盖房子,"建筑材料"是原子、分子或离 子,"设计图纸"则是晶体的内部结构规律。但随着"建筑材料"排列逐渐不受控、杂质及缺陷累积,"房 子"就会变得歪歪扭扭,甚至坍塌。 如何提升晶体制备的稳定性、可控性?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所长刘开辉团队提出了全新的晶体制备 方法——"晶格传质—界面生长"。该方法能让材料顶着上方结构,如"顶竹笋"一般生长,显著提高晶体 结构的生长速度和均一性,有望提升芯片的集成度和算力,为新一代电子和光子集成电路提供新材料。 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