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性能计算集群

Search documents
院士专家:算力产业链国产化替代工作紧迫
Guan Cha Zhe Wang· 2025-05-21 10:04
在此背景下,近日由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全国信标委算力标准工作组联合主办的 "2025 中国算力发展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 内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就各自领域算力国产化挑战进行探讨。会上,多位专家商讨后一致认为:以自信打破 "不敢用" 的思维定式,以体系创新破解 "不好 用" 的现实困境,以生态协同构建 "可持续" 的发展根基 ,是构建自主可控的国产算力体系的指引方向。 发展国产算力关键要自信、要敢用 近日,伴随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下发《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叠加美国方面限制HBM、300亿晶体管以上先进制程芯片出口到中 国,以高性能计算为代表的高端算力基础设施全球供应链风险正快速升高,此时算力国产化不仅是技术命题,更是国内各行业的重要抉择。 会上多位专家表示,参考印巴空战结果,让国产化算力设施超越海外同类产品,不能靠单台设备、单项指标领先,需要体系化创新思路。如国产芯片虽受制 程工艺限制性能比国外芯片仍有差距,但通过产学研用体系协同,可在应用层面进行优化创新,最终取得更好效果,如DeepSeek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案 例。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表示,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 ...
发展国产算力要自信敢用,院士专家热议算力国产化路径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5-20 10:03
随着以高性能计算为代表的高端算力基础设施全球供应链风险不断升高,算力国产化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乃至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命题。由中国智能计 算产业联盟、全国信标委算力标准工作组近日在京举办的 "2025 中国算力发展专家研讨会"上,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就各自领 域算力国产化挑战与应对进行探讨。 专家们认为,以自信打破"不敢用"的思维定式,以体系创新破解"不好用"的现实困境,以生态协同构建"可持续"的发展根基 ,将成为构建自主可控国 产算力体系的方向。 《中国算力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EFLOPS指每秒进行 百亿亿次浮点运算),位居世界前列。虽然算力总量很大,但国产算力设施贡献占比并不高。 "对国产算力设施要有自信,这是最关键的。要敢于把国产算力产业链上相关设备用起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以"印巴空战验证 国产战机实力"为喻提出,国产算力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关键要自信、要敢用。张云泉提醒,在此过程中不能浮躁,要兼顾国际标准,不能闭门造 车。 针对国产算力落地瓶颈问题,张云泉提出在国产算 ...
院士专家共商算力国产化破局之道:呼吁突破底层创新瓶颈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19 04:17
5月16日,由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全国信标委算力标准工作组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算力发展专家研 讨会在京召开。围绕"算力国产化替代的全链突破与创新领航"主题,十余位权威专家聚焦国产算力发展 路径展开深度研讨,为构建自主可控的算力体系提供战略指引。 来源:光明网 国产算力突围:从"敢用"到"善用" 《中国算力发展报告(2024 年)》显示,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每秒246百亿亿次浮点运 算),机架规模超830万标准机架,稳居全球前列,但国产算力设施贡献占比亟待提升。全国政协委 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原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云强 调,"国产算力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关键要建立重用自信"。 针对落地瓶颈,张云泉提出"科研先行"策略:"科研领域对创新包容度高,可优先试点国产算力技术。 如高性能计算中心通过大型项目牵引,既能验证技术成熟度,又能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数据显示, 曙光国产高性能计算集群已实现95%以上软件生态迁移适配,其构建的算力平台正为国家天文台宇宙数 值模拟提供精度跃升的算力支撑。 体系化创新:超越单项突破的"生态战" "算力国产化不是单设备竞赛,而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