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APP

Search documents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道口村小麦种植户—— 有了高标准农田,亩均纯利增六成(经济聚焦·夏收里的“新选手”)
Ren Min Ri Bao· 2025-06-16 21:55
原来,去年6月到10月,濉溪县农业农村部门对刘超承包的土地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便包括建 设19口农用井。 云层低垂,空气闷热。一早,刘超便到了自家的田边。 "早上露水重,前几天都是早上9点收麦,气象局预报今天下午可能要下雨,我们就把收割时间提前 了。"刘超看了看天,心里惦记着还没收的80亩麦田。 刘超是安徽淮北濉溪县百善镇道口村的种粮大户,如今承包面积已经超过2000亩。 和土地打交道十几年,今年刘超格外高兴:"小麦亩产将近1100斤,比去年足足多了200斤!" 今年,濉溪降雨偏少,为啥小麦亩产还有了新突破?刘超指了指田边崭新的农用水井,诀窍就在这里。 下午2点,随着最后一茬小麦收割完毕,刘超今年的夏收结束了。他算起今年的收入:"我种的都是种子 粮,平均一斤能卖一块三毛钱,今年又实现了增产。加上另一季的玉米,亩均纯利润从去年的300元预 计增加到今年的500元,多了六成多。" 今年,刘超又不满足于用井水浇地了,他指着麦田中央说:"等引水渠完工了,隋堤里的河水也能用 上,温度更适宜。" 顺着刘超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条长240余米的引水渠即将完工。刘超承包的土地紧邻隋堤,隋唐大运河 流经此处。建设高标准农田时 ...
芒种不“盲”种 AI“慧”种田
Qi Lu Wan Bao· 2025-06-05 11:13
济宁玉米大豆田里的"营养师"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中对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不仅导致土壤污染,破坏生态环境,还影响农业可持续发 展。在济宁市梁山县、汶上县,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化身农田"营养师",用算法重新定义精耕细作。 "灌溉靠吼、巡田靠走"的旧剧本,正在临沂平邑县高标准农田里被颠覆。18个搭载联通5G摄像头和AI算法的"数字守 田人",通过视联专网与云端大脑无缝连接,构筑起全天候智慧监控防线。 面对万亩农田"设备分散、巡查困难"的痛点,临沂联通在泵站、水闸等18处关键节点部署高清智能摄像头。依托5G网 络毫秒级回传能力,海量视频数据在视联网平台实时聚合分析——渠道渗漏、水流异常、设备故障等都可及时进行智 能识别和预警。 "视频画面清晰,数据分析精准,仿佛置身于现场,我们可以合理调配水资源,确保每一块农田都能得到及时、适量 的灌溉。"项目管理人员介绍。 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芒种时节,田间地头忙碌的景象依旧,但耕作的内涵已悄然生变。AI模型精准推演、无人 机空中巡诊、智能系统按需灌溉……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度融入农业生产的肌理,让古老 的"芒种"告别"盲种",迎来"慧种"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