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歙砚
icon
Search documents
看完徽州的粉墙黛瓦,别忘了到这个博物馆看一看|博物馆巡游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8 00:10
(原标题:看完徽州的粉墙黛瓦,别忘了到这个博物馆看一看|博物馆巡游) 作者 小石头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嗨大家好啊!我是文博时空摄影师小石头,今天,我们到徽州历史博物馆看一看。 "初登第"浮雕石刻 元 "得意回"浮雕石刻 元 在一方元墓出土的,名为"初登第"石刻上,八人列队行走,队伍前列高举莲花牌位"初登第"。石刻上部 一房屋斜挑出,旗上有"酒魁"二字。碑刻杜牧诗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 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另一方名为"得意回"的石刻上,阁楼上的女人望向楼下科举登第后荣归故里的人群。这两方石刻构图 严谨,人物形象生动鲜活,画面当中的建筑和用具均为写实风格。"初登第""得意回",更是把墓主人对 于家族后辈能够科举入仕,出将入相的希冀展现无余,这也是科举制度在当时徽州地区的反映。 在科举历史上,徽州产生了约2000名进士,足以见此地文教事业的兴盛。历史上更是涌现了相当数量的 文化名人。南宋理学家朱熹、明代数学家程大位、清代考据学家戴震、近代著名学者胡适均出自这片土 地。 徽州历史博物馆位于新安江畔的徽州古城内,其建筑外形古朴低调,与徽州古城的其他建筑融为一体。 这样的地理位置,也 ...
发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密码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21 08:32
(原标题:发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密码) 现代生活更需要创造审美仪式。晨起时拉开窗帘的特定角度,让阳光以最佳状态漫入房间;晚餐时精心 搭配餐垫与烛台的光影效果;睡前整理书桌的固定流程,这些微小仪式构成生活的节奏标点。法国人类 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发现,仪式本质上是"将连续的时间切割成有意义的片段"。 仪式感建立的关键在于感知深化。冲泡咖啡时观察水流与粉末的互动形态,熨烫衬衫时体会织物在蒸汽 中舒展的微妙变化,插花时捕捉枝条的自然曲线。当五感全部投入,平凡事务便升华为审美体验,这种 全神贯注的状态本身即具有美学价值。 一、日常器物中的美学基因 宋代文人的案头陈设堪称生活美学的典范。一方歙砚的天然纹理,几支湖笔的柔韧笔锋,青瓷笔洗中荡 漾的清水,构成了完整的美学系统。这些器物不仅是工具,更是审美载体,其形制比例暗合黄金分割, 釉色变化呼应四季流转。苏轼在《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中写道:"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道出了器物使用中物我交融的审美境界。 现代家居中的审美觉醒往往始于细微处。一只粗陶马克杯的质朴肌理,能打破工业化生产的冰冷感;手 工编织的亚麻桌布,其经纬交错间藏着匠人的温度。日本民艺运动倡导者柳宗悦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