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衡芯片

Search documents
清华大学研制全球首款!“玉衡”芯片有望用于世界顶级天文观测望远镜
Di Yi Cai Jing· 2025-10-16 12:54
10月16日,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方璐团队研制的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玉衡"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标志着我国 智能光子技术在高精度成像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加那利大型望远镜位于西班牙,这也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光学红外望远镜之一,主镜由36个六边形的镜片单元共同构成,巨大的集光面积使其能够观 测到极其暗弱的天体,这对于研究遥远的星系、系外行星等至关重要。 课题组正基于原理样片加速工程化样机与系统级优化,"玉衡"将在10.4米口径加那利大型望远镜(GTC)上进行测试应用,有望为暗物质、黑洞等基础物理 前沿研究提供新视野。 第一财经记者从清华大学方面了解到,清华大学是加那利大型望远镜的合作伙伴之一。目前,方璐课题组正基于原理样片加速工程化样机与系统级优 化,"玉衡"将在10.4米口径加那利大型望远镜(GTC)上进行测试应用,有望为暗物质、黑洞等基础物理前沿研究提供新视野。 据介绍,"玉衡"攻克了光谱成像系统分辨率、效率与集成度难题,可广泛应用于机器智能、机载遥感、天文观测等领域。此前,课题组在论文中进行了详细 的光谱巡天实验验证,能大幅度提升天文观测效率的能力。此外,凭借微型 ...
我国芯片研制获重大突破!
国芯网· 2025-10-16 11:57
这标志着我国智能光子技术在高精度成像测量领域迈上新台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自 然》。 国芯网[原: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不拘中国、 放眼世界 ! 关注 世界半导体论坛 ↓ ↓ ↓ 10月16日消息,据报道,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方璐教授团队在智能光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研制 出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 半导体论坛百万微信群 据了解,此芯片仅约2厘米×2厘米×0.5厘米,却可在400—1000纳米的宽光谱范围内,实现亚埃米级光谱 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能在单次快照中同步获取全光谱与全空间信息,其快 照光谱成像的分辨能力提升两个数量级,突破了光谱分辨率与成像通量无法兼得的长期瓶颈,为高分辨 光谱成像开辟了新路径。 科研团队基于智能光子原理,创新提出可重构计算光学成像架构,将传统物理分光限制转化为光子调制 与计算重建过程。通过挖掘随机干涉掩膜与铌酸锂材料的电光重构特性,团队实现高维光谱调制与高通 量解调的协同计算,最终研制出"玉衡"芯片。 方璐 教授 表示,"玉衡"攻克了光谱成像系统的分辨率、效率与集成度难题,可广泛应用于机器智能、 机载遥感、天文观测 ...
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问世
财联社· 2025-10-16 00:34
"玉衡"芯片仅约2厘米×2厘米×0.5厘米,却可在400—1000纳米的宽光谱范围内,实现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 照光谱成像,能在单次快照中同步获取全光谱与全空间信息,其快照光谱成像的分辨能力提升两个数量级,突破了光谱分辨率与成像通量无 法兼得的长期瓶颈,为高分辨光谱成像开辟了新路径。 方璐表示, "玉衡"攻克了光谱成像系统的分辨率、效率与集成度难题,可广泛应用于机器智能、机载遥感、天文观测等领域,以天文观测 为例 ,"玉衡"的快照式成像每秒可获取近万颗恒星的完整光谱,有望将银河系千亿颗恒星的光谱巡天周期从数千年缩短至十年以内,凭借 微型化设计,它还可搭载于卫星,有望在数年内绘制出人类前所未有的宇宙光谱图景。 (本文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15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电子工程系方璐教授团队在智能光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 片"玉衡",标志着我国智能光子技术在高精度成像测量领域迈上新台阶。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自然》。 科研团队基于智能光子原理,创新提出可重构计算光学成像架构,将传统物理分光限制转化为光子调制与计算重建过程。通过挖掘随机干涉 掩膜 ...
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玉衡”问世
Ke Ji Ri Bao· 2025-10-15 23:22
方璐表示,"玉衡"攻克了光谱成像系统的分辨率、效率与集成度难题,可广泛应用于机器智能、机载遥 感、天文观测等领域,以天文观测为例,"玉衡"的快照式成像每秒可获取近万颗恒星的完整光谱,有望 将银河系千亿颗恒星的光谱巡天周期从数千年缩短至十年以内,凭借微型化设计,它还可搭载于卫星, 有望在数年内绘制出人类前所未有的宇宙光谱图景。 长期以来,传统光谱测量受限于分光采集与固化结构,光谱分辨率与成像通量间的固有矛盾始终是该领 域未破解的科学难题。对此,科研团队基于智能光子原理,创新提出可重构计算光学成像架构,将传统 物理分光限制转化为光子调制与计算重建过程。 通过挖掘随机干涉掩膜与铌酸锂材料的电光重构特性,团队实现高维光谱调制与高通量解调的协同计 算,最终研制出"玉衡"芯片。"玉衡"芯片仅约2厘米×2厘米×0.5厘米,却可在400—1000纳米的宽光谱范 围内,实现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能在单次快照中同步获取全 光谱与全空间信息,其快照光谱成像的分辨能力提升两个数量级,突破了光谱分辨率与成像通量无法兼 得的长期瓶颈,为高分辨光谱成像开辟了新路径。 记者15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电子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