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境DNA技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野生大熊猫有多少?种群如何分布?科研团队实地探秘
Yang Shi Wang· 2025-06-21 18:35
央视网消息: 大熊猫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地跨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凉山六大山系。岷山 山系是连接陕西、甘肃、四川三省的重要生态廊道,也是我国野生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园区就在这里。从今 年3月开始,园区采用多种科技手段开展野生大熊猫等兽类野外调查。现在,这项工作仍在进行,科研人员都用了哪些科技手段?又 有哪些发现呢? 一大早,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进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园区大熊猫驯养繁殖中心。这里是白水江园区进入大熊猫栖息地最近的入口。 在本次调查中,野生大熊猫种群调查是一项重要内容,其中,野生大熊猫粪便是重要的采集样本。过去,工作人员主要采用咬节法, 估算出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现在通过粪便DNA靶向技术、咬节法和红外相机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精准锁定种群分 布。当采集到的样本足够多时,还能进一步判定大熊猫的性别、健康程度、不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等。由于大熊猫驯养繁殖中心是白 水江园区大熊猫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大熊猫原生栖息地,工作人员在调查线路上很快就发现了野生大熊猫的粪便。 在这次兽类调查中,白水江园区设计334条兽类调查线路、87条大熊猫固定监测 ...
深读|环境DNA技术实现朱鹮监测“从无形到有形”转变
无需目击、不用追踪,对着空气采个样,就能监测到朱鹮的踪迹——这不是科幻场景,而是我国将环境DNA技术应 用于朱鹮监测的突破性实践。这项由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牵头的研究团队首次应用的环境介质监测法,为今后朱鹮乃至 其他濒危物种的精准、高效监测提供了新思路。 有"东方宝石"之誉的朱鹮,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活体指标"。经过多年保护,朱鹮种群数量逐渐恢复,但精准监测 其分布范围仍面临挑战。传统人工监测方法受限于人力物力,难以实现大范围、高频率监测,且易受环境因素干扰。如 今,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牵头的研究团队,通过创新应用环境DNA靶向监测技术,成功突破了这一瓶颈。 该技术通过采集空气等环境样本,提取朱鹮残留物DNA,实现精准监测,降低人力消耗,提升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经过近两年的观测与实践,研究团队初步摸清了朱鹮在陕西省重点区域的分布及活动情况,为朱鹮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 学依据。 朱鹮。赵纳勋摄 "鹮"过留痕,从空气中无接触"捕捉"其身影 天气转暖,位于秦岭南麓的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变得热闹起来。金黄的油菜花海,吸引游人无数。 郭通是咸阳市环境监测站的一名监测人员,这次和搭档前往洋县,他们的目的是寻找朱鹮。不过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