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小应

Search documents
王小川,当前AI圈最惨的人
3 6 Ke· 2025-06-19 02:50
现在,百川的核心团队只剩茹立云一个老搭档。 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究要用寂寞偿还。王小川的灿烂来自搜狗,寂寞因为AI。 公司人员不断出走,目前是他被外界关注的主要原因。从2024年11月以来,百川智能出走的人有联合创 始人洪涛,负责互联网业务的焦可,技术的陈炜,金融的邓江,医疗的李施政。 这两天,有位接近百川智能的朋友跟我说,茹立云跟百川的业务耦合得很深,但也不太稳定。言外之 意,也有离职的可能。这么下去,王小川很可能将独自收拾残局。 一点也没夸张。这位朋友给我提供最新信息,自今年3月开始,百川智能已经陆续裁员4成,光5月就裁 了其中的一半。整个TO B业务部门更是被一锅端,这日子是不打算过了。 高管不断离职,员工持续被裁,早早入局大模型的王小川,或成AI创业圈里最惨的那个人。 网上消息横飞,最醒目的字眼是天才CEO AI创业翻车,王小川的AI败局,AI六小龙中又一位出局的 人。 互联网就是这么势利,你做成东西,大家打眼高看你,做不成东西,大家覷眼冷瞧你。 和很多涌入AI赛道的技术派创始人不同,王小川2023年举起大旗宣布进入AI战场时,万里征途并非 AGI,他始终想要做的是AI医疗。 过往的名誉和成就让他迅速 ...
从“六小龙”到“四小强”,零一和百川做错了什么?
3 6 Ke· 2025-06-17 12:27
曾几何时,大模型创业圈风光无限,"AI六小龙",曾被视作中国AI冲击国际舞台的先锋队。 在一轮轮融资和模型发布中,热钱涌动,创业者与投资人高歌猛进。数据显示,2023年这六家公司累计融资超过60亿元人民币,几乎占据国产大模型早期 融资总额的一半以上。 然而,到了2024年底,行业进入"冷静期"。创企的烧钱模式和盲目追求技术参数的时代逐渐退场,新的竞争法则悄然兴起,商业化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 大模型研发成本高昂,而应用场景落地的速度则远低于预期,行业的高光时刻随之消逝。 如今,在这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智谱、MiniMax、月之暗面和阶跃星辰这四家公司成为了少数"幸存者"。它们并非单纯依靠烧钱和技术参数来争夺市 场份额,而是选择了各自细分赛道,继续深耕。 而剩下掉队的两家零一万物和百川智能的转变尤为引人注目。零一万物凭借其大规模的技术参数曾经一度吸引关注,但缺乏清晰的产品路线和业务落地路 径,使其迅速陷入困境;百川智能则因频繁的战略调整和管理层更迭,逐步从行业头部位置滑落,最终淡出队伍。 二、零一与百川做错了什么? 进入2025年,AI大模型行业开始经历第一次"理性回调"。市场不再只看"参数量""榜单名次", ...
晚点对话王小川丨不是文本创作、不是物理模型,AGI 的尽头是生命科学
晚点LatePost· 2025-02-10 09:50
百川智能创始人兼 CEO 王小川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对话LateTalk ,作者程曼祺 晚点对话LateTalk . 最一手的商业访谈,最真实的企业家思考。 1 月 25 日,百川发布新模型 Baichuan-M1-preview,这是百川的第一个全场景推理大模型。 当天下午我们访谈了王小川。一开始,他就分享了 M1 给一位脑梗病危患者提供诊断参考的案例。接下来的 两个多小时里,我们也聊了他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源头,他理解的 AGI 和医疗的关系,以及百川已经开始的 医疗落地。 通向 "生命哲学的数学原理"。 文丨程曼祺 编辑丨宋玮 在把 "天才少年" 阶段贡献给搜狗之后,王小川找到了一个让他长期好奇的领域: "2000 年,我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就是做基因测序的拼接算法,当时我就想知道,生命的数学原理是什么?" 在 2023 年成立的百川智能上,王小川统一了他对生命科学的长久关注与追求更强的 AI。 这让一年多前还在讲通用模型和应用的百川看起来 "变了" 也 "慢了":同行频繁更新模型,而百川近 8 个月 没有更新大版本;别人都强调通用和泛化,百川却转向医疗;流量竞争白热化,百川既不参与模型 API 价 格战,也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