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PoX)皮秒闪存器件

Search documents
复旦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10-09 00:00
排版丨水成文 二维 (2D) 材料拓展了硅 (Si) 技术的器件可扩展性,并在器件机制层面实现了根本性创新。工业界与 学术界——特别是集成电路领域——正致力于通过系统级集成突破来展现二维电子器件的优越性。尽管在 二维材料集成和二维-CMOS混合集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目前仍缺乏能够将器件优势转化为实际应用 价值的系统解决方案。 2025 年 10 月 8 日,复旦大学 周鹏 教授、 刘春森 青年研究员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 表了 题为: A full-featured 2D flash chip enabled by system integration 的研究论文,这也是 周鹏 教 授团队 2025 年发表的第三篇 Nature 论文。 该研究通过系统集成实现了 全功能二维闪存芯片 ,这也是 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芯片, 攻克了新 型二维信息器件工程化的关键难题,为新一代颠覆性器件缩短应用化周期提供范例,也为推动信息技术迈 入全新高速时代提供强力支撑。 编辑丨王多鱼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采用原子级器件到芯片 (ATOM2CHIP) 技术实现的 全功能二维 NOR ...
世界最快闪存在中国“破晓”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4-18 03:12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报见习记者 江庆龄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时刻——刚写了一半的文章,还没来得及保存,电脑突然自动关机。等重新启动 时,只能对着空白文档懊恼地叹气,提醒自己下次及时保存。 要是关机时能够自动保存就好了!复旦大学教授周鹏、青年研究员刘春森团队研制的"破晓(PoX)"皮 秒闪存器件,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解除这个困扰。 该团队颠覆现有闪存技术路径,突破了信息存取速度极限,能够满足人工智能(AI)对极高算力和能 效的要求,助力AI大模型极速运行。4月16日,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 十年求索,一路繁花 无论电脑还是手机,都有"运行内存"和"机身内存"两套存储系统,前者操作速度快,但容量小,一旦断 电,数据就全部清空,学术界称之为"易失性存储器";后者容量大,即便突然拔掉电源也无需担心数据 丢失问题,但运行速度极慢。它们有一个学名,叫作"非易失性存储器"。 长久以来,为了能够同时满足操作速度和存储容量的要求,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需要配合工 作——由易失性存储器负责文档编辑、图片处理等工作,再由非易失性存储器保存修改后的信息。 人们早已习惯了这一运行模式。随着信息存储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