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

Search documents
多国共建“人造太阳”达成重要里程碑
Jie Fang Ri Bao· 2025-05-18 04:12
据新华社伦敦/巴黎电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官网近日宣布,经过数十年努力,这一由 30多个国家参与建造的"人造太阳"已完成其"电磁心脏"——世界最大、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全 部组件建造。该成果被ITER称为"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人类向实现可控核聚变能源迈出关键一 步。 探索可控核聚变 ITER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托卡马克装置,旨在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聚变过程,探 索可控核聚变技术商业化可行性,由欧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共同资助。 其聚变原理是将氢同位素结合形成氦,并在过程中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与太阳的能量来源相同。 与目前的核能发电不同,聚变不会产生长期的放射性废物,而且使用的燃料在海水中含量丰富。 ITER组织发言人拉班·科布伦茨介绍,该系统运转时,将首先把2至3克氘氚混合气体注入托卡马克 环形腔室,然后通电流,形成等离子体,再用磁体构建"无形的磁笼"加以控制。此后,外部加热系统将 等离子体温度升高到1.5亿摄氏度,粒子高速运动克服电荷斥力,发生聚变,释放巨大能量。 在全面运行时,ITER预计仅需输入50兆瓦的加热功率,即可产生500兆瓦的聚变功率,十倍能 ...
我国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实现白天卫星激光测距;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完成其“电磁心脏”组件制造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5-03 02:42
1.【全球首次,我国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实现白天卫星激光测距】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获悉,2025年4月27日,"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科研团队成功开展了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 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技术试验,这是全球首次在白天对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实现卫星激光测 距,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 财联社) 2.【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完成其"电磁心脏"组件制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官网30日宣布, 其已完成全球最大、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所有组件制造,这是聚变能源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成 就。据介绍,最后一个完成制造的组件是中心螺线管的第六个模块,由美国制造并完成测试。该模块将 运往法国南部圣保罗-莱迪朗斯的ITER现场进行组装,届时中心螺线管将成为整个系统中最强大的磁体, 其磁力强大到足以举起一艘航空母舰。中心螺线管将与六个环形极向场(PF)磁体协同工作,这些磁体 由俄罗斯、欧洲和中国制造并交付。完整组装后的脉冲磁体系统重量将接近3000吨。它将作为ITER甜甜 圈形反应堆的"电磁心脏",发挥核心作用。(腾讯网) 3.【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 ...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完成其“电磁心脏”组件制造
news flash· 2025-05-01 07:05
智通财经5月1日电,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官网30日宣布,其已完成全球最大、最强的脉 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所有组件制造,这是聚变能源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成就。据介绍,最后一个完成制 造的组件是中心螺线管的第六个模块,由美国制造并完成测试。该模块将运往法国南部圣保罗-莱迪朗 斯的ITER现场进行组装,届时中心螺线管将成为整个系统中最强大的磁体,其磁力强大到足以举起一 艘航空母舰。中心螺线管将与六个环形极向场(PF)磁体协同工作,这些磁体由俄罗斯、欧洲和中国 制造并交付。完整组装后的脉冲磁体系统重量将接近3000吨。它将作为ITER甜甜圈形反应堆的"电磁心 脏",发挥核心作用。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完成其"电磁心脏"组件制造 ...
ITER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全部组件制成
Ke Ji Ri Bao· 2025-05-01 01:26
原标题:ITER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全部组件制成 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官网30日消息,在聚变能源领域,ITER实现了一项里程碑式 成就——全球规模最大、功率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所有组件制造完成。 此次完成的最后一个组件是中央螺线管的第六个模块,在美国制造并完成测试。待其在法国南部 ITER实验堆现场组装完成后,中央螺线管将成为该系统最强大的磁体,磁力足以吊起一艘航空母舰。 它将与俄罗斯、欧洲和中国制造交付的六个环形极向场(PF)磁体协同工作。整个脉冲磁体系统重约 3000吨,是ITER环形反应堆(托卡马克装置)的电磁"心脏"。 该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工作原理分五个步骤。首先将几克氢燃料(氘气和氚气)注入ITER巨大的 托卡马克反应堆腔室。接着,脉冲磁体系统通电使氢气电离,形成等离子体。随后,等离子体就被约束 在这个磁场构成的"无形笼子"里。再之后,外部加热系统将等离子体温度提升至1.5亿摄氏度。最终, 在此高温下,等离子体粒子原子核发生聚变,释放大量热能。 按计划全面投入运行后,ITER仅需50兆瓦的输入加热功率即可产生500兆瓦的聚变功率。在这种效 率水平下,聚变反应基本自热,形成"燃烧等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