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靶向药
Search documents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北京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跑”
Bei Jing Shang Bao· 2025-11-19 07:09
CHE REAL 《北京市推进科技成 11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市科委、 中关村管委会、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海淀区、中关村发展集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围绕方案内容、实践进展及后续计划向北京商报等媒体详细介 绍,一幅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图景逐渐清晰。 在发布会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璞介绍,《行动方案》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为主线,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 动,聚焦科技成果"转得出、帮得上、落得下"三个阶段,着力加速成果从"1到10"在京落地进程。 方案明确,到2027年的核心目标是基本形成高效协同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成1000家合作平台、5000项技术开发合作项目,转化孵化3000家科技型企业与 600家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一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成果落地。具体将从五方面发力,包括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建立"企业出题+研发单位答 题"的科研组织模式、强化对接服务机制、完善概念验证与中试平台体系以及建设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中心,构建全链条转化服务生态 ...
北京发布新举措加速科技成果“从1到10”落地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11-18 13:11
在激发市场要素活力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将优秀技术经理人纳入市级人才支 持政策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行动方案》还提出推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在海淀、房山、昌平等 建设主承载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得出、帮得上、 落得下?今天,北京发布《北京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 动方案》"),加速科技成果"从1到10"在京落地。 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4年度报告》数据统计,首都高校上年度以技术转让、许可、开发、咨询、服 务、作价投资等6种方式转化成果的合同数量为30332项,合同金额达到201.9亿元,年均增长率约 15%。 今天,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璞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 会上介绍,《行动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基本形成高效协同、富有活力的科技成果转化体 系,促成1000家合作平台、5000项技术开发合作项目,转化孵化3000家科技型企业、600家专精特新企 业,转化一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满足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科 ...
北京推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
Xin Jing Bao· 2025-11-18 11:16
海淀分中心发起设立中关村原生引擎实体运营平台,结合人工智能领域技术迭代快、转化链条短、人才 驱动强的特点,构建从项目链接、筛选、验证到孵化投资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提供专门的算力实验室和 专项拨投联动资金,已挖掘项目近2100个,其中有40个项目已落地注册企业。房山分中心结合绿色能源 领域技术路线多、产业链依赖强、场景需求大的特点,构建"一方向一团队""一教授一专员"的成果挖掘 与跟踪机制,优化拨投结合、拨贷联动、"政府+市场"基金矩阵,已建成7个能源领域中试平台,遴选成 果100余项,推动其中9项转化落地。 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市教育两委先后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生物育种 等领域布局支持了一批"教科人一体化创新型平台",形成了集人才培养、技术攻关、联合研发、成果孵 化于一体的运行模式。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11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行动 方案(2025-2027年)》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下半年,北京高起点推进全国高校区域技 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聚焦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两个领域,分别以海淀区、房山区为核心承载区。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