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莆仙戏
icon
Search documents
重新认识地方戏的灵魂(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08:18
我自己在多年的演出与创作中,尤其深刻地感受到,方言和唱腔是地方戏的灵魂,不能草率"移步又换 形",以创新之名丢了灵魂。 以闽剧为例,它以福州话为方言基础,福州话中保留了不少上古汉语的遗存并且至今保留着中古汉 语"平上去入分阴阳"的"八音"调值,这种方言调值在剧种念白韵律和声腔成形过程中产生了重要作用。 同样的,广东话的"九声六调"让粤剧念白相比4个声调的普通话听起来更有旋律性和抑扬顿挫之感;莆 仙方言用7个传统声调、15个声母和40多个韵母将上古汉语的遗存之音体现在莆仙戏中,更显这一古老 剧种的古朴厚重。 除了独特发音之外,各地方言还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词汇体系。福州话形容"很糟糕"用"平八"二字,给 人"效果很差""四分五裂"之感;巴蜀方言中"巴适"也比普通话"舒服"所传达出来的体验感更强;吴语 用"芥杀格"形容"很厉害",更加生动形象。另外,很多方言还存在"文白异读"现象。充分发挥这个特 点,能够给不同行当的人物塑造出迥异的"语言形象"——白话连珠、幽默风趣的丑角儿,文读铿锵、谈 吐稳重的官生,文白混读、俏丽活泼的花旦…… 由此,地方戏才能乘着灵动的方言翅膀,操着摇曳多姿的口音和充满民间智慧的俗语,舞台上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