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雕龙栏柱
icon
Search documents
来西夏陵,在文物中探寻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印记
Xin Hua She· 2025-07-12 08:10
西夏陵 32处防洪工程遗址 20世纪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7100余件各类出土文物 成为解读西夏社会、宗教、艺术的"活化石" 中国第60个世界遗产 在西夏陵成功申遗之际 "百闻不如一见"栏目 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 勾勒出恢弘壮丽的西夏陵 1处北端建筑遗址 采用传统外范内模浇铸技术制作而成 造型生动逼真 颈部肌肉及皮下脊椎骨线条清晰可见 历经千年依旧全身散发柔和金光 党项人 向汉族学习农耕技术 带你走进这片神秘的土地 聆听文物里的"交流、交往、交融"故事 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鎏金铜牛 套牛犁地、开渠灌溉、建窖储粮 栩栩如生的铜牛 展现了西夏高超的金属冶炼和铸造技术 是西夏向中原地区学习农耕文化的重要例证 "远看像汉字,近看不认识" 西夏人仿借汉字造字方法 创造了近6000个西夏文字 在编撰佛经、书写碑文时 西夏人往往使用西夏文字与汉字双语 陵区碑亭中出土的汉字残碑 书写工整、刚劲有力 反映出西夏皇帝较高的汉文学修养 雕龙栏柱 出土于西夏陵6号陵 柱身三面浅浮雕盘龙戏珠图案 自下而上在云海中盘旋翻腾 神态逼真、雕琢细腻 受中原文化影响 西夏陵建筑构件中常见龙的形象 反映了西夏对中原龙文化的传承与 ...
国宝画重点|这处新晋世界遗产,见证西夏王朝历史与多元融合
Xin Hua She· 2025-07-12 03:41
当地时间7月11日 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 "西夏陵"脱颖而出 成为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 这也是宁夏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西夏始建于公元1038年 存续至公元1227年 与两宋、辽、金等并立 都城设在兴庆府,即今宁夏银川 其地处农牧交错地带 境内多民族共存 鼎盛时疆域规模达115万平方公里 曾控制河西走廊 20世纪70年代 西夏陵首次进入考古学界视野 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 西夏陵坐落在贺兰山洪积扇戈壁滩上 是西夏皇家陵园 由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 5.03公顷的北端建筑遗址 和32处防洪工程遗址组成 占地近40平方公里 与贺兰山势交相辉映 西夏陵出土7100余件馆藏文物 包括各类建筑构件、石碑、陶瓷器 马具、钱币、泥塑和壁画残块等 其中以建筑构件最多 从出土文物中 可推想西夏陵昔日的璀璨 窥见西夏的浩瀚历史 是古代建筑中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 这件绿釉鸱吻 出土于西夏陵6号陵西碑亭遗址 形体高大、威猛雄壮 与唐、辽、金各代鸱吻相比 西夏鸱吻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面头部几占整体的二分之一 口、眼、鼻、角雕刻生动 上面尾部出鳍向外翻卷 反映了西夏对唐宋鸱吻形制的继承与创新 同时也体现了西夏高超的琉璃烧造工艺 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