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支架

Search documents
获批CE!新一代颈动脉支架系统
思宇MedTech· 2025-06-24 09:06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即将召开: 2025年7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2025年9月3-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心未来 CGuard 支架的全名为 CGuard Embolic Prevention System (EPS) ,EPS直译过来就是"颈动脉栓塞预 防支架"。"架"如其名,这款支架能够将潜在的栓塞物拦截在动脉壁上的同时保持颈外动脉的灌注,以此 来预防围手术期和远期远端血管的栓塞。 2024年年初,Ins pire MD 就宣布了其主要收入来源 CGuard 颈动脉支架获得CE认证。如今的 CGuard Prime 颈动脉支架系统是在此基础上的升级产品。 CGuard Prime是 在广泛采纳临床用户反馈的基础上研发而成,进一步优化了CGuard 支架在递送和释放 方面的性能 。 近日, 专注于脑卒中预防领域 的 InspireMD 公司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SPR)宣布其 新一代颈动脉 支架 CGuard Prime 获CE批准上市,该产品主要用于治疗颈动脉狭窄。 该产品采用独有的 Micr ...
中天医疗聚焦临床刚需创新破局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4-30 10:46
在神经介入手术中,已经有医生开始担心神经介入微导丝的供应。微导丝是神经介入手术成败的关键器械,由于颅内血管相对迂曲和脆弱,对微导丝的安全 和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导丝既要有足够的柔顺性,又需要良好的操控性,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支撑性,指引后续器械的通过。 由于临床对产品性能的高要求,国内神经介入微导丝长期依赖进口品牌供应。根据公众号"医休神介说"数据,某进口品牌每年在国内的出货量超过30万条。 然而,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给其供应链稳定性带来了严峻挑战。 高性能微导丝的研发技术壁垒极高。某进口品牌S系列其核心壁垒之一是海波管切割工艺。这种工艺在保证微导丝柔顺性的同时,还能实现1:1扭控,让医 生能够精准操控导丝。此外,其专利布局覆盖了核心设计,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根据中信建投(601066)数据,2023年,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领域美国企业合计在中国市场份额超过65%。根据IQVIA数据,神经介入、外周介入市场规模 分别超过百亿,也就是说两大市场超过一半的手术依赖美国产品供应。 临床用量大且进口依赖度高的产品往往首当其冲。然而,在国产替代浪潮的持续推进中,进口依赖度仍较高的产品,通常也是国产化难度较大、对产 ...
心玮医疗-B(06609)发布年度业绩,实现收益2.78亿元 同比增加19.6%
智通财经网· 2025-03-27 11:36
智通财经APP讯,心玮医疗-B(06609)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该集团取得收益人民币2.78 亿元(单位下同),同比增加19.6%;研发成本5894万元,同比减少52.4%;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362.2万 元,同比减少85.51%;每股亏损0.36元。 于2024财政年度,本公司取得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19.6%。尽管受批量采购价格影响及市场竞争导 致毛利率下降,本公司税前亏损大幅收窄至1200万元,同比减少88.3%。随着业务规模扩张及成本控制 与增效措施成效显现,销售及分销开支与行政开支的费用率降至49.6%(2023年: 66.2%)。 年内,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本公司持续推动神经介入业务升级,聚焦差异化治疗器械。急性缺 血性脑卒中治疗器械(如颅内取栓支架、远端通路导管、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及支撑导管等)销量增长 45.5%。出血性脑卒中治疗器械及其他介入通路器械收入分别增长104.2%及109.4%。 2024年,本公司研发成本为5890万元,以支持多元化神经介入治疗器械在研产品。截至本公告日期,用 于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颅内动脉瘤栓塞辅助支架(NMPA创新器械资质)及 ...
亚洲首植!锥形经颈动脉支架系统
思宇MedTech· 2025-01-26 02:21
# CEA、CAS和TCAR的区别 颈动脉疾病的现有治疗方案包括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和经股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 。但在多项随机试验的结果中, CEA 和 CAS 在治疗后30天内 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效果不尽如人意。作为国际上新兴的创新疗法, TCAR 却是一个可以替代 CEA 和 CAS的方案 ,主要针对颈动脉狭窄这一引发中风的 高危因素;临床证明,相较于 CEA, TCAR 可以降低早期并发症和死亡率风险,以及长期中风的风险。 相较于传统的CEA(技术成熟、费用低,但创伤较大,围术期心脏意外风险略高)和CAS(创伤小,但费用高,围术期卒中风险略高), TCAR手术以其微创 性、低风险、恢复快的优势脱颖而出 。 心未来 近期, 北京安贞医院 血管外科陈忠、王盛教授团队成功完成 亚洲第一例 经颈动脉途径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 TCAR) ,患者术后恢 复良好,并转入普通病房进一步观察。 该术式由 Silk Road Medical开创 ,其在美国率先推出 锥形EnRoute经颈动脉支架系统 。健适医疗此前与Silk Road Medical达成合作,两家公司签署独 家经销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