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医疗器械
icon
Search documents
报告:AI技术与大模型的深度融合 为智能医疗注入新活力
"AI医疗器械、医疗机器人、呼吸类医疗器械、植入式医疗器械、智慧病理产品等技术集成度高,属于 高端医疗器械的典型产品,也是塑造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毕马威中国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行 业税务主管合伙人肖鑫表示,随着AI技术、机器人技术与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数字化病理、手术机 器人、呼吸健康、创新医疗(002173)器械、智慧病理等整体解决方案应运而生。目前,AI和机器人 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已从辅助诊断扩展至治疗规划、远程医疗、病理诊断、睡眠呼吸健康等多 个领域,持续推动医疗行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邓慧敏表示,东城区医药健康产业资源集聚,涵盖了药品研发、生产、流 通、销售及医疗服务等多个环节领域。未来,东城区将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重点建设环球贸易中心、航星园、东方广场、信达中心、永外数字产业园、东北二环、歌华青龙、金宝 街等八个特色鲜明的产业组团,打造安定门外、东直门外、永定门外三处金角银边地区,孵化产业类聚 的"银巷""硅巷""文巷""杏巷",充分发挥中关村东城园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双高地作用,实现创新 生态有动力、创新人才有活力、创新企业有实 ...
疫苗ETF(159643)涨超1.0%,创新药调整释放布局空间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30 08:22
东海证券指出,医药生物板块近期回调显著,主要因年初以来创新药板块涨幅较大,部分资金选择获利 了结。创新药仍是行业最核心的投资方向,短期调整释放风险有利于中长期布局。政策层面,国家药监 局提出将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缩短至30个工作日,进一步鼓励创新药研发;医保目录调整即将启 动,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商保目录)纳入调整体系,需关注后续遴选原则及支持政策。此外, 国家药监局部署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针对医用机器人、高端影像设备、AI医疗器械等领域推 出创新支持举措,高端器械迎来新机遇。行业估值方面,当前医药生物板块PE为27.21倍,处于历史中 位水平,子板块中生物制品PE达32.85倍。 消息面上, 6月25日《学习时报》刊文强调创新药战略意义,建议完善资本市场支持机制并加强知识产 权保护;此外,6月26日江西省发布生物医药行业商业秘密保护指南,针对创新药研发数据、中药工艺 等核心信息提供系统化保护方案。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 ...
AI医疗器械新平台涌现,产学研医协同推动创新成果落地
Di Yi Cai Jing· 2025-05-18 08:05
"这种跨界协同模式尤其适用于AI医疗等硬科技领域。"王欣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未来,AI医疗器械的 发展需依托产学研医协同,推动临床需求与工程创新深度融合,建设合规高效的数据平台,加快技术转 化与成果应用。" 王欣表示,AI的发展正在重构器械研发的新范式,从加速创新到重新定义产品,AI的影响已经渗透到 研发的各个环节。"企业不仅能利用AI智能挖掘数据,识别技术空白;还能利用AI整合影像、病理等多 源数据,开发创新解决方案,提升诊疗的精准度。"他说道。 上海市胸科医院院长侯旭敏教授表示,伴随着AI医疗大模型等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疾病诊疗和患者的 全流程管理也将迎来新的范式,融合多模态数据,基于个体生理体征构建的"患者数字孪生"将成为现 实。 在谈到AI如何参与未来诊疗和手术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 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2021年我们在海南博鳌开展首例机器人介入冠脉手术,到2022年的东方会 上首次提出心脏数字孪生,再到我们最近发布的首个心脏大模型观心,AI在心血管诊疗领域的应用一 直受到关注。" 葛均波指出,得益于数据、算法与算力的进展,AI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