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生成的代码
icon
Search documents
这就是大厂的AI「氛围编程」:老工程师现身说法后,大家绷不住了
机器之心· 2025-08-25 04:13
氛围编程(vibe coding),这个由 Andrej Karpathy 带火的热词,已经成为了一种相当流行的编程方式。但这种编程方式的流行程度究竟如何,目前还没有什么比 较可靠的统计数据。不过,近日的一篇 Reddit 热帖,却可以让我们窥见一些端倪:看起来,氛围编程可能比我们预想的更受欢迎,FAANG 等大型科技公司也不乏 vibe coder—— 虽然人们对这个工作流程算不算是氛围编程存在很大争议。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Panda 这篇帖子发布在 r/vibecoding,发帖者 u/TreeTopologyTroubado 自称是一位拥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 AI 软件工程师,并且其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 FAANG(即 Meta、 亚马逊、苹果、Netflix 和 Alphabet 五大科技巨头)工作。他职业生涯前半段是系统工程师,而不是开发者,不过他现在已有 15 年左右的编程经验了。 然后,他分享了使用 AI 开发产品代码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 始终从可靠的设计文档和架构开始,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始终先编写测试。 更具体而言: 该帖在 Reddit 和 X 上都引起了广泛讨论。其中一个很大的讨论点 ...
“由 AI 生成的代码,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遗留代码」!”
AI科技大本营· 2025-05-12 10:25
【编者按】如今生成式 AI 逐渐融入软件开发流程,越来越多 AI 生成的代码出现在实际工程中——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由 AI 写出来的代码,从一开始 就可能被视为"遗留代码"?本文作者从工程经验出发,结合 AI 的生成机制,提出一个颇具启发性的观点: AI 生成的代码缺乏上下文记忆和维护连续性, 因此一 诞生就处于"他人旧作"的状态 。 这 不仅是对当前 AI 编码能力的冷静观察,也为我们理解未来软件开发形态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原文链接: https://text-incubation.com/AI+code+is+legacy+code+from+day+one 翻译 | 郑丽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在软件开发中,代码的"可改进性"往往取 决于其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情况: 总的来看, 代码的演进速度,通常取决于离它的编写时间有多近、维护者是不是原作者。 其实 , 这种状态是合理的:对于一个运行稳定、经过验证的软件系统而言,贸然进行"改进"往往带来额外风险,尤其是当你对系统的整体脉络不甚了 解时,原作者通常才最清楚其潜在逻辑和 开发 背景。 AI 生成的代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