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编码
icon
Search documents
AI编码工具双雄也开始商业互捧了?Cursor × Claude 最新对谈:两年后,几乎100%代码都将由AI生成!
AI前线· 2025-06-21 03:38
编译 | 宇琪、冬梅 更可怕的数字是,据美国一家纸媒报道,Cursor 每日编写 10 亿行代码。 Cursor 推出不到两年,就实现了大多数 SaaS 公司需要十年才能实现的目标:年经常性收入 1 亿美元。 对于 Cursor 取得如今的成就,有 X 用户表示的确让人震惊。 "仅有 50 位工程师,每秒 100 万笔交易……每位工程师负责 2 万笔交易,太不可思议了!" 在硅谷层出不穷的创业故事中,Cursor 的起源看起来像是一个标准模板——四位麻省理工的计算 机天才,对"开发者生产力"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他们的故事有着太多让人惊叹的地方:公司成 立一年半,总融资达到 95 亿、 4 位创始人年龄均为 25 岁、公司在 4 个月内 ARR 从 1 亿增至 3 亿、整个公司不到 50 人、每天编写 10 亿行代码...... 但这个故事的反转在于:他们拒绝成为又一个被风口吹起的泡沫。 2023 年 10 月,他们获得了由 OpenAI 领投的 8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这笔支持不仅仅是财务 上的认可,更是与这家引领 AI 革命的公司达成的战略联盟。当其他初创公司追逐消费级应用或 企业级工作流程时,Curso ...
重磅!微软宣布开源Copilot!用 5000 万用户直接碾压 Cursor和Windsurf?
AI前线· 2025-05-20 01:24
编译 | Tina 微软一开源,Cursor 和 Windsurf 瞬间就不香了,AI 编码工具的牌桌重新洗牌。 在昨晚举行的 Build 2025 开发者大会上,微软正式宣布 GitHub Copilot Extension for VSCode 项目开源,并采用 MIT 许可证。这一举措标志着全球开发 者将能够免费访问这一先进 AI 编程助手的完整源代码,并参与其功能的持续改进与优化。 微软为开源 Copilot 给出了几条核心理由,解释为何此刻是合适的转折点: 一是大模型能力提升,提示策略不再构成壁垒。随着大语言模型性能的显著增强,许多此前依赖复杂"提示工程"才能实现的功能,如今已成为模型基础能 力的一部分。微软指出,这使得"独家秘方"式的提示策略重要性下降,为开源创造了条件。 二是目前最受欢迎且高效的 AI 交互体验设计已在各类编辑器中趋于统一,微软希望通过将这些通用 UI 组件开放在一个稳定的代码库中,赋能社区对其 进一步打磨和扩展。 三是围绕 VS Code 的开源 AI 工具与扩展生态正在逐步成熟。微软希望为扩展开发者提供更好的构建、调试和测试体验,而在当前 Copilot Chat 扩展未 开 ...
“由 AI 生成的代码,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遗留代码」!”
AI科技大本营· 2025-05-12 10:25
【编者按】如今生成式 AI 逐渐融入软件开发流程,越来越多 AI 生成的代码出现在实际工程中——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由 AI 写出来的代码,从一开始 就可能被视为"遗留代码"?本文作者从工程经验出发,结合 AI 的生成机制,提出一个颇具启发性的观点: AI 生成的代码缺乏上下文记忆和维护连续性, 因此一 诞生就处于"他人旧作"的状态 。 这 不仅是对当前 AI 编码能力的冷静观察,也为我们理解未来软件开发形态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原文链接: https://text-incubation.com/AI+code+is+legacy+code+from+day+one 翻译 | 郑丽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在软件开发中,代码的"可改进性"往往取 决于其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情况: 总的来看, 代码的演进速度,通常取决于离它的编写时间有多近、维护者是不是原作者。 其实 , 这种状态是合理的:对于一个运行稳定、经过验证的软件系统而言,贸然进行"改进"往往带来额外风险,尤其是当你对系统的整体脉络不甚了 解时,原作者通常才最清楚其潜在逻辑和 开发 背景。 AI 生成的代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