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留代码

Search documents
手撕900万行屎山代码、少干28万小时,AI 编程大刀挥向“古老”编程语言
3 6 Ke· 2025-06-05 09:22
生成式 AI 正在帮助企业完成一项迟来的任务: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系统,将老旧过时的代码重写成现代编程语 言形式,特别是那些广泛应用、但比披头士乐队还要"古老"的编程语言。 摩根士丹利全球技术与运营主管 Mike Pizzi 最近曝出,该公司内部通过自己构建的 AI 工具,在今年已经审查了 900 万行遗留代码,为开发者节约下 28 万小时的工作时长。这样的成果迅速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使用自有代码库训练工具 今年 1 月,摩根士丹利发布了一款名为 DevGen.AI 的工具,其基于 OpenAI 的 GPT 模型并由内部开发团队构建 而成。DevGen.AI 能够将 Cobol 等语言编写的陈旧代码整理为简单的英语规范,再由开发者根据规范进行代码重 写。 之所以选择自己构建,是因为在摩根士丹利看来,哪怕有了市面上主流 AI 编码工具的加持,对遗留软件进行现 代化升级也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Pizzi 表示,这些商业 AI 工具更擅长编写新的现代代码,却不一定精通那些人气较低或者年代久远的编程语言, 更不用说针对特定业务需求定制的语言了。他补充称,虽然不少科技企业正朝这个方向努力,但目前其产品还 不具备企业应 ...
“由 AI 生成的代码,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遗留代码」!”
AI科技大本营· 2025-05-12 10:25
【编者按】如今生成式 AI 逐渐融入软件开发流程,越来越多 AI 生成的代码出现在实际工程中——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由 AI 写出来的代码,从一开始 就可能被视为"遗留代码"?本文作者从工程经验出发,结合 AI 的生成机制,提出一个颇具启发性的观点: AI 生成的代码缺乏上下文记忆和维护连续性, 因此一 诞生就处于"他人旧作"的状态 。 这 不仅是对当前 AI 编码能力的冷静观察,也为我们理解未来软件开发形态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原文链接: https://text-incubation.com/AI+code+is+legacy+code+from+day+one 翻译 | 郑丽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在软件开发中,代码的"可改进性"往往取 决于其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情况: 总的来看, 代码的演进速度,通常取决于离它的编写时间有多近、维护者是不是原作者。 其实 , 这种状态是合理的:对于一个运行稳定、经过验证的软件系统而言,贸然进行"改进"往往带来额外风险,尤其是当你对系统的整体脉络不甚了 解时,原作者通常才最清楚其潜在逻辑和 开发 背景。 AI 生成的代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