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R导览眼镜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京杭对话: 让更多人一起来讲“运河故事”
Hang Zhou Ri Bao· 2025-06-04 02:40
5月29日-30日,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举行。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汇聚了京浙两地 政产学研代表,目标只有一个:共同探讨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发展。 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已连续举办六届,并围绕一个永恒的主题:保护·传承·利用。今年的年 度主题是:千帆竞发,运河通济。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也是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11周年,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 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围绕一条运河,开展南北对话,将为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找到哪些新路径 和新模式呢? 临水经济让运河"美起来" 中国当代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韩美林。 5月29日下午,北京什刹海旁,一座叫海清苑的四合院内,一场以"运河城市与临水经济的发展路径 探讨"为主题的对话正在进行,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桌而坐,从水脉经济的价值转化、文 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滨水空间的智慧治理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大运河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活动现场,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频频点赞杭州的"临 水经济"。他说:"现在我国已经有了59项文化和自然遗产,但只 ...
学界业界共论科技让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30 12:36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陈杭 徐婧)30日,以"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 的"运河论道"高端对话在京举办。在圆桌对话上,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执行院长孙静作为对话主 持人,与来自博物馆、科技企业的代表,围绕"科技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展开讨论。 "非遗是快手上非常重要的热门内容,超1100万位非遗万粉创作者在快手传播非遗。"北京快手科技副总 裁王兴义说,大运河有很多文化资产,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用好新兴科技手段将对运河文化传播带来 很大助力。快手推出的"可灵"AI,丰富了视频创作手段和创作形式,可以更好地为历史文化、历史故事 以及经典IP再创作和传播赋能。 杭州灵伴科技数文副总裁季海卫表示,灵伴科技开发的AR导览眼镜,已经应用于全国300多家博物馆和 景区,包括大运河沿岸的几十个城市博物馆。通过AR+AI科技的深度融合,大运河文化正在突破时间 与空间的桎梏,以沉浸式、交互式、全球化姿态,重新定义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 该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是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主题活动之一。 30日, 以"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运河论道"高端 ...
数字化+博物馆,为观众打开“魔法”之门
He Nan Ri Bao· 2025-05-17 23:14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新技术"是分 主题之一。如今,从智能导览、直播"云"游,到VR虚拟现实技术、沉浸式展示等,新科技正在融入博 物馆各个领域,让更多文物"活"起来,以更加丰富、鲜活的方式,连接过去、现在、未来。 "VR、AR、裸眼3D、AI机器人、全息投影、智能AR导览眼镜等,是目前博物馆普遍使用的新技术,让 观众成为参与者、互动者,从被动观看走向主动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走进博物馆。"邵帅说,同时,在博物馆管理和运行、藏品管理等方面也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 撑。 放眼全省,各地博物馆都结合馆藏文物和特色文化,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殷墟博 物馆沉浸式数字化体验展厅,打造了一个集灯光、图像于一体的演绎空间,引导观众穿越到3000多年 前,与商王武丁"对话";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4D影院上演《桑林祈雨》,全息技术重现了商汤祈雨的 历史场景;濮阳博物馆推出"AI智能馆员濮小慧"讲解导览……科技加持下的博物馆为观众打开"魔法"之 门,让观众从"打卡式"看展走向"沉浸式"体验。 在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