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

Search documents
当科技遇上大运河文化传承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6-09 04:19
日前,以"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运河论道"高端对话在京举办。活动现 场,城市代表与专家学者共话科技赋能下的运河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 出行前用DeepSeek做旅游攻略,游玩后用AI自动剪辑和生成旅游Vlog……如今,AI与文旅的融合正以 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执行院长孙静表示,未来AI技术在深化文旅融合、 激活消费新场景方面大有裨益。"如基于大语言模型实现导览、信息、商城等文旅要素贯通,AI化历史 人物IP,让游客与其深度互动,线上与线下剧本游相互转化等,在多维场景中激活消费新场景。" 杭州灵伴科技数文副总裁季海卫表示,通过AR+AI科技的深度融合,大运河文化正在突破时间与空间 的桎梏,以沉浸式、交互式、全球化姿态,重新定义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 千年文脉流淌不息,科技创新永不止步。沉淀于大运河文化中的历史记忆,正与数字技术加速融合,转 化为助推城市发展与文化繁荣的新动能。 大运河南来北往,见证了一座座运河城市因文而盛、因水而兴。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保 护传承利用开辟了新路径,更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郭京宁表示,在文化遗 ...
京杭对话: 让更多人一起来讲“运河故事”
Hang Zhou Ri Bao· 2025-06-04 02:40
5月29日-30日,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举行。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汇聚了京浙两地 政产学研代表,目标只有一个:共同探讨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发展。 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已连续举办六届,并围绕一个永恒的主题:保护·传承·利用。今年的年 度主题是:千帆竞发,运河通济。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也是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11周年,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 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围绕一条运河,开展南北对话,将为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找到哪些新路径 和新模式呢? 临水经济让运河"美起来" 中国当代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韩美林。 5月29日下午,北京什刹海旁,一座叫海清苑的四合院内,一场以"运河城市与临水经济的发展路径 探讨"为主题的对话正在进行,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桌而坐,从水脉经济的价值转化、文 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滨水空间的智慧治理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大运河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活动现场,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频频点赞杭州的"临 水经济"。他说:"现在我国已经有了59项文化和自然遗产,但只 ...
科技点亮千年文脉 2025京杭对话共探运河文化传承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30 12:46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徐婧 陈杭)29日至30日,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简称"2025京杭对 话")在北京举行。以"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运河论道"高端对话30日举 办,来自北京、杭州等城市的嘉宾学者相聚大运河畔,共话科技赋能下的运河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冯惠玲分享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记忆团队四年的历 程。在创建"京城大运河"网站,将线下的大运河知识搬到线上后,冯惠玲与团队发现,在人们衷情于体 验文化的时代,线上流量有限,随即开启了大运河文化线下传播的探索。从参与数字艺术展到举办3D 沉浸式全景光影展,在数字科技的加持下,大运河的历史研究在线上和线下形成了不同的效应。 大运河南来北往,见证了一座座运河城市因文而盛、因水而兴。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保 护传承利用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5月30日, 2025京杭对话主题活动之一"运河论道"高端对话举办。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侯健美表示,作为千年大运河北首,北京市通州区坚 持"一年一个新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聚焦文 ...
学界业界共论科技让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30 12:36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陈杭 徐婧)30日,以"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 的"运河论道"高端对话在京举办。在圆桌对话上,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执行院长孙静作为对话主 持人,与来自博物馆、科技企业的代表,围绕"科技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展开讨论。 "非遗是快手上非常重要的热门内容,超1100万位非遗万粉创作者在快手传播非遗。"北京快手科技副总 裁王兴义说,大运河有很多文化资产,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用好新兴科技手段将对运河文化传播带来 很大助力。快手推出的"可灵"AI,丰富了视频创作手段和创作形式,可以更好地为历史文化、历史故事 以及经典IP再创作和传播赋能。 杭州灵伴科技数文副总裁季海卫表示,灵伴科技开发的AR导览眼镜,已经应用于全国300多家博物馆和 景区,包括大运河沿岸的几十个城市博物馆。通过AR+AI科技的深度融合,大运河文化正在突破时间 与空间的桎梏,以沉浸式、交互式、全球化姿态,重新定义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 该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是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主题活动之一。 30日, 以"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运河论道"高端 ...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5月29日开幕
Hang Zhou Ri Bao· 2025-05-28 03:00
开栏语 5月29日,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以下简称"京杭对话")将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 本次活动以"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为主题,汇聚国内外政产学研各界嘉宾,共同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 设建言献策,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 活动采用"1+1+5"模式,其中,1个主会场——通州区,1个特色分会场——西城区,东城、朝阳、 海淀、顺义和昌平5区作为拓展区,7个区将通过"赛、会、展、演、秀"5种形式,让市民游客感受大运 河的文化魅力,从不同角度展示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文化风情、科技创新及城市风貌。 伴随京杭对话的开幕,"河之端"龙舟赛、话剧《北上》、"星耀运河·夜韵霓裳"海上音乐会和"大运 长歌光影秀"等配套活动将同步开启。北京还将在端午节前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通州"运河市 集"主打"韩美林文化"和非遗特色;西城区以国际特色美食为主题,举办"河之端"国际美食节;其余五 区结合自身优势,打造"一区一品"的文化市集。 活动期间,"运河论道"高端对话将围绕两大主题展开。一是"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可持续 发展",该对话将结合黑神话悟空和敦煌壁画保护案例,探讨数字技术应用等议题;二是"运河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