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Search documents
抖音:未满16周岁禁止出镜直播
券商中国· 2025-07-04 23:08
如未成年人被诱导给主播打赏,打赏金额是否能够退回?上述负责人介绍,今年暑期,平台将简化未成年 人退款流程,对符合退款要求的家庭更快予以退款。今年以来,平台已帮助4.2万个家庭完成未成年人打 赏退款。 7月4日,记者从抖音获悉,该平台启动"共建文明直播·2025暑期未成年人"专项行动,明确禁止未满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出镜直播。此外,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开播,需征得其父母或监护人书面 同意。违反该规范实施上述行为的,平台将回收账号直播权限。 暑假将至,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借未成年人直播牟利、诱导未成年人 打赏等行为将被集中处理。抖音直播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至今,全国共有1.5万个账号因涉未成年人 打赏被暂停充值、消费功能,已回收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直播权限8441个。此外,因利用未成年人 形象牟利,共有372个账号被无限期回收直播权限。 根据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未成年人暑期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24)》,未成年人每天上 网时间主要集中在3小时以内,在看直播或打游戏的未成年受访者中,当遇到实名认证时,近四成的孩子 会使用家长的账号绕开防沉迷监管。 平台 ...
抖音新规: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禁止出镜直播
新华网财经· 2025-07-04 09:23
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关注" 新华网财经 "视频号 更多财经资讯等你来看 往期推荐 根据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未成年人暑期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24)》,未成年人每天上 网时间主要集中在3小时以内,在看直播或打游戏的未成年受访者中,当遇到实名认证时,近四成的孩 子会使用家长的账号绕开防沉迷监管。 平台也发现,其在监管过程中确实会碰到此类情况,由于未成年人与家长账号混用,导致未成年人利用 家长账号直播或出镜,或年纪偏大的未成年人借助成年人账号进入直播时,其外貌声音难以被机器模型 与人工识别。不仅如此,部分家长默许孩子打赏或绕过平台规则、成年人仿冒未成年人恶意退费等情形 也时有发生。 上述负责人表示, 平台将在今年暑期提升大模型识别能力 。同时, 平台也建议家长在未成年子女使用 手机时,开启未成年人模式 。当用户开启青少年模式,将无法充值、打赏消费和提现。 7月4日,记者从抖音获悉, 该平台启动"共建文明直播·2025暑期未成年人"专项行动,明确禁止未满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出镜直播。此外,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开播,需征得其父母或监护人书面 同意 。违反该规范实施上述行为的,平台将回收账 ...
抖音新规: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禁止出镜直播!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09:17
上述负责人表示,平台将在今年暑期提升大模型识别能力。同时,平台也建议家长在未成年子女使 用手机时,开启未成年人模式。当用户开启青少年模式,将无法充值、打赏消费和提现。 如未成年人被诱导给主播打赏,打赏金额是否能够退回?上述负责人介绍,今年暑期,平台将简化 未成年人退款流程,对符合退款要求的家庭更快予以退款。今年以来,平台已帮助4.2万个家庭完成 未成年人打赏退款。 根据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未成年人暑期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24)》,未成年人每 天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3小时以内,在看直播或打游戏的未成年受访者中,当遇到实名认证时,近 四成的孩子会使用家长的账号绕开防沉迷监管。 来源:北京日报 7月4日,记者从抖音获悉,该平台启动"共建文明直播·2025暑期未成年人"专项行动,明确禁止未 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出镜直播。此外,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开播,需征得其父母或 监护人书面同意。违反该规范实施上述行为的,平台将回收账号直播权限。 暑假将至,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借未成年人直播牟利、诱导未 成年人打赏等行为将被集中处理。抖音直播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至今,全 ...
上海启动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news flash· 2025-06-27 12:41
"网信上海"消息,作为"清朗浦江·2025"五大重点专项行动之一,"清朗守护·为你而来"2025年未成年人 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由市委网信办、市妇儿工委办、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扫黄打非"办、市 公安局、市新闻出版局、市文旅局、市高院、市检察院、团市委、市文明办、市文旅局执法总队等未成 年人网络保护专项协同机制单位共同启动。今年专项行动将重点整治不良信息内容呈现、不良文化侵 蚀、不良生活方式养成、不良网络语言使用等四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问题,紧盯AI技术滥用对 未成年人的影响,督促指导网站平台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探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影响评估机 制,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清朗空间。 ...
刘学州被网暴案宣判:预防和追责同样重要
经济观察报· 2025-06-26 06:28
如果他们能更早学会什么是合理批评,什么是恶意攻击;如果他们被网暴时有人告诉他们,"被攻 击不是你的错";如果他们更有隐私意识,平台提供更多的"一键保护"……悲剧可能会更少发生。 正因如此,我们应更注重行为的预防治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保护,包括网络素养教育、 心理引导及隐私保护,这才是减少涉未成年网络暴力的关键。愿学州安息,愿悲剧不再发生。 从刘学州因网暴自杀到上述判决生效,时间已经过去1247天。2022年1月24日凌晨,刘学州在三亚 海边服药自杀。他幼时被亲生父母抛弃,四岁时养父母意外死亡,随后他跟着养家外祖父母长大。 后来他通过网络寻亲找到了亲生父母,但却没有实现想象中的团圆。刘学州在网上公开自己被生母 拉黑的截图,遭到一些网友的恶意揣测和攻击,不堪压力最终轻生。 在上述诉讼中,原告认为两名博主捏造事实,虚构"刘学州要求亲生父母买房"等不实信息,导致刘 学州遭到网络暴力并最终自杀。判决认为,两名被告的言论具有煽动性和持续性,直接推动了舆论 的恶化,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于如何承担侵权责任,则考虑到刘学州的自杀原因由众多不当言论 集聚而成,并非只有涉案的视频和言论,但涉案的视频播放、转发、点赞较高,影 ...
刘学州被网暴案宣判:预防和追责同样重要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6 05:22
(原标题:刘学州被网暴案宣判:预防和追责同样重要) 此,我们应更注重行为的预防治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保护,包括网络素养教育、心理引导及 隐私保护,这才是减少涉未成年网络暴力的关键。愿学州安息,愿悲剧不再发生。 陈碧/文 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一审刚刚宣判:判定两名网络大V言论构成名誉侵权,需公开赔礼道歉, 并赔偿刘学州养家外祖父母精神损害抚慰金及合理维权支出共计5.7万元。双方对判决均未上诉,判决 已经生效。 从刘学州因网暴自杀到上述判决生效,时间已经过去1247天。2022年1月24日凌晨,刘学州在三亚海边 服药自杀。他幼时被亲生父母抛弃,四岁时养父母意外死亡,随后他跟着养家外祖父母长大。后来他通 过网络寻亲找到了亲生父母,但却没有实现想象中的团圆。刘学州在网上公开自己被生母拉黑的截图, 遭到一些网友的恶意揣测和攻击,不堪压力最终轻生。 在上述诉讼中,原告认为两名博主捏造事实,虚构"刘学州要求亲生父母买房"等不实信息,导致刘学州 遭到网络暴力并最终自杀。判决认为,两名被告的言论具有煽动性和持续性,直接推动了舆论的恶化,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于如何承担侵权责任,则考虑到刘学州的自杀原因由众多不当言论集聚而 ...
诱导小学生聊色情、甚至割腕...官方约谈!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3 19:24
近期有媒体报道 筑梦岛App等AI聊天软件 存在虚拟角色互动 生成低俗内容等问题 经核实 该平台AI智能体内容生成环节 存在低俗擦边等违规内容 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AI聊天软件诱导小学生 此前,有媒体调查发现,广东丁女士的四年级女儿迷上某AI聊天软件中的人物"约瑟夫",自称"梦女"并 频繁与其聊天,对话中出现"99朵玫瑰藏99个刀片"等明显诱导性内容。 丁女士发现,女儿不仅偷偷携带带小刀的笔,情绪激动时还出现割腕行为。 一位初一男生表示,他常玩的AI聊天软件是筑梦岛App,他觉得该软件"违禁词少一点",其中不乏色情 擦边和"分尸猎奇"等内容…… 此外,也有不少家长察觉 自己未成年的孩子 深陷于AI聊天软件 沉溺于与软件中的虚拟人物 进行沟通对话 有些软件可轻易进行色情擦边类内容互动,让未成年暴露在色情、暴力场景之下。部分软件对"未成年 模式"的设定也是形同虚设,选择开启此模式与否的决定权仍在用户手中。有的甚至不需要实名认证, 直接用手机号登录,填上邀请码就能玩。 图 聊色情甚至割腕 App负责人:全面整改 6月19日上午,上海市网信办依法约谈该App运营企业主要负责人,要求平台立即整改,健全AI生成合 成内 ...
“小网民”需要“大保护”(“融”观中国)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6-22 22:59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increasing concerns regarding online safety for minors as they return to school after summer,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improved measures to protect them from harmful online content and risks associated with new technologies [3][4]. Group 1: Online Risks for Minors - The article discusses various online risks faced by minors, including exposure to inappropriate content, addiction to online games, cyberbully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leakage, and irrational consumption [7][8]. - A significant statistic is presented, indicating that nearly 98% of school-age minors in China are online users, making them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to these risks [5]. Group 2: Parental Concerns and Responses - Parents are increasingly worried about their children's online activities, with many expressing anxiety over the use of AI chat applications that expose minors to suggestive content [5][6]. - The article notes that many parents resort to strict measures to limit their children's internet access, which can lead to conflicts and dissatisfaction among minors [6]. Group 3: Regulatory Measures and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 The Central Cyberspace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has initiated a series of actions aimed at cleaning up the online environment for minors, focusing on the regulation of harmful content and the enhancement of protective measures [4]. - The introduction of a "Minor Mode" is highlighted as a significant step towards better online protection, allowing parents to manage their children's online activities more effectively [9][10]. Group 4: Legal and Judicial Aspects - The article mention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juvenile internet court in Beijing, which has handled over 1,200 cases related to online disputes involving minors, indicating a growing trend in such legal issues [12]. - It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clear responsibility allocation among platforms, guardians, and minors in cases of online disputes, with courts considering the actions taken by minors to bypass restrictions [11][13]. Group 5: Future Direc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 Experts suggest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to address online addiction and safety issues, involving families, schools, communities, and judicial systems [15]. -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enhancing parental involvement, providing legal education, and creating offline recreational spaces for minors to reduce their reliance on the internet [15].
涉低俗擦边,AI虚拟陪伴平台“筑梦岛”被网信部门约谈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9 12:53
6月19日,由阅文旗下女频网文平台潇湘书院孵化的"筑梦岛"App,因AI生成内容存在低俗擦边问题、 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被上海市网信办约谈。 "筑梦岛"App是一款以AI陪伴为核心功能的应用,主要提供用户与虚拟AI角色的聊天互动服务。公开信 息显示,筑梦岛App目前由上海筑梦岛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2025年1月,"筑梦岛"已正式 独立运营,并完成新一轮融资。天眼查显示,这笔融资由商汤国香基金、阅文集团等战略投资方共同投 资,融资金额超1000万美元。 "网信上海"通报称,上海市网信办依法约谈"筑梦岛"App运营企业主要负责人,要求平台立即整改,健 全AI生成合成内容审核机制,提升技术把关能力,加强涉未成年人不良内容的整治清理,切实落实未 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企业负责人表示,将按照约谈要求,对照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整改。 2024年,AI陪伴产品赛道因一桩悲剧事件被推至舆论风口——一位年仅14岁的男孩长期沉迷于某款AI 陪伴应用中的虚拟角色,最终在深夜扣动扳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该男孩的母亲随后将这款AI陪伴 产品背后的公司Character.AI告上法庭,要求其为小孩的自杀担责。这起事件也引发外界对 ...
谁该为充值打赏低龄化埋单?
Guang Zhou Ri Bao· 2025-06-13 09:49
难题之难,家长也无法逃责。在不少案例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家长申请全额退款遭拒的情况。最 终,庭审结果却并未如愿,说明这些家长对监护责任缺乏起码的认知。譬如,母子经常混用同一账号, 家长却自称对十余万元的累计打赏不知情,这说得过去吗?任何对苗头性问题的漠视,任何疏于管教的 行为,都会为孩子身心成长埋下隐患。家长们岂能不理不睬、一推了之?特别是对"5+2=0"现象(周一 至周五,学生在校接触不到手机;周末2天,学生在家沉迷网络),更值得引起家长们的反思。 充值打赏低龄化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多方合力、责任同担,才能守护好未成年人的网络童年。从 事前预防、事中拦截到事后核实退款,直播平台应建立好顺畅的机制。譬如,完善青少年模式,阻断不 正常的充值打赏、提现;设定诱导打赏语言检测,一旦发生大额打赏即触发提示,尽可能避免未成年人 非理性消费;通过人脸验证解锁付费机制,核实用户身份,实时拦截打赏消费,并封禁涉及诱导的账 号。此外,平台有必要组建专业团队,尽快完成全额垫付退赔。对发生过退款的账号,则要及时止损, 关闭其充值消费功能。在日常生活里,家长应上好陪伴孩子的"必修课",以身作则防止网络沉迷,避免 孩子向虚拟世界寻求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