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元一体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文明探源|跨越四千年:探秘青藏高原湖畔的生命史诗
Xin Hua She· 2025-05-09 22:42
人类是何时登上青藏高原的?又是如何适应这片土地的? 近期,西藏日喀则康马县嘎拉乡玛不错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作为迄今为止青 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序列最清晰的新石器时代湖滨遗址,该考古项目 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探究早期人类"极地"生存的样本。 玛不错遗址联合考古队领队夏格旺堆告诉记者,该遗址第一期晚段至第三期遗存距今4500年至3000 年,第四期遗存距今3000年至2000年。葬式多样,有石棺墓、竖穴土坑墓、石室墓等,葬俗包括俯身直 肢葬、二次捡骨葬等。 其中,在第二期墓葬中发现"叠葬墓",这在西藏高原墓葬考古中尚属首次发现;第三期墓葬遗址中 开始出现规格较高的石围石室墓、带分室的大型竖穴土坑墓,出土了西藏最早的青铜链环、滑石珠等。 "第三期墓葬中,我们还发现了西藏已知最早的封堆墓,该发现将封堆墓葬认知记录从此前的公元7 世纪吐蕃时期提前到了史前时代。"夏格旺堆说,"根据墓葬形制的复杂化特征,我们推测此时高原内部 已出现阶层分化"。 第四期遗存中,聚落布局发生大变化,出现了西藏最早的大型石构遗迹。夏格旺堆说:"石构遗迹 的祭祀坑内铺垫的红色沙土上摆放有一只羊 ...
“南越明王和他的时代”展览在广州开幕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29 09:00
中新网广州4月29日电 (记者 程景伟)"王子、质子、国王:南越明王和他的时代"展览29日在南越王博物 院(王墓展区)开幕。该展览将持续至8月20日。 第二代南越王赵眜的遗骸。南越王博物院 供图 该展览分为"南越王子""长安为质""南越明王""南越鸿门宴"四个部分,通过广东地区出土的160余件(套) 汉代文物,结合文献关于南越国的寥寥数语,以及近年来的重要考古发现成果,多维度呈现第三代南越 王赵婴齐的故事及其时代面貌,再现南越国中期岭南地区逐步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 陶屋。南 越王博物院 供图 南越王博物院此前已举办第一代南越王赵佗、第二代南越王赵眜的专题展览。如果说赵佗是南越国的开 创者,赵眜是南越文化的巩固者,那赵婴齐则是南越文化与汉文化深度融合的推动者。赵婴齐丰富的人 汉式铜 生经历以及在任期间的一系列举措,推动了岭南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与中原文化的深度融 合,从而推动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此次展览展出了赵眜遗骸,这是赵眜遗骸15年来首次展出。据介绍,墓主赵眜下葬时身着玉衣。经测 定,其死亡年龄约在40岁至45岁之间。 六博棋、汉式铜鼎、越式铜鼎等汉代文物也在展览中亮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