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Search documents
代码即界面:生成式 UI 带来设计范式重构
海外独角兽· 2025-04-22 11:03
作者:张昊然,Motiff 妙多 Co-Founder、副总裁 编辑:Cage 曾被专业设计师看成"玩具"的生成式 UI,如今正在和 vibe coding 一起改写开发和设计工作流,需求- >代码->设计的新工作流开始出现。本文回溯了这场演变:从早期「拼乐高」式的模板化设计,到 Claude Sonnet 3.5 更新开始模型有了创造力、直接写出高美感和风格化的前端代码,到如今 AI 展现 出理解并遵循特定"设计系统"的能力。 AI 设计的表达力和风格多样性这两个维度上实现了跃迁式进步,让我们开始期待未来有 AI-native 的 设计编辑器,设计中的 70%+ 工作由 AI 完成,类似设计领域的 Cursor 甚至 Devin。设计师的价值不 再是操作设计工具进行构建,而是回归设计本身进行更多的思考、呈现更多的创意方案、推进更高 质量的决策。 本文是一篇读者投稿,来自 Motiff 妙多的 Cofounder 昊然。他基于这两年打造 AI-native 设计工具的 经验,对 AI+设计领域的未来可能性进行了推演,尤其是如何在模型能力的飞速进展下对业务方向 和技术路线作出决策。相信来自优秀读者朋友的实践和观 ...
商汤集团20250410
2025-04-11 02:20
商汤集团 20250410 2025-04-11 摘要 • 商汤科技的日日新融合大模型在 SuperCLUE 和 OpenCompass 测评中均 位列榜首,标志着其在原生融合模态训练上取得突破,引领业界从分立走 向融合,总分 18.3 与 DeepCV3 并列第一。 • 上海市政府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24 年底产业规模突破 4,500 亿元,超 60 款生成式 AI 大模型服务完成国家备案,致力于构建世界级产 业生态,并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 商汤科技自主打造 SenseCore AI 计算平台,为上海市大模型研发与产业 化应用提供高效算力支撑,其日日新系列多模态融合大模型深度赋能自动 驾驶和智慧医疗等领域。 • 商汤科技发布了日日新 6.0 版本,该版本通过构造超过 200B 高质量 token 的多模态长思维链数据,实现 64K 长度的思维链,并利用外界强化 学习和代码解释器,大幅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在金融等垂直行业应用中表 现优异。 • 多模态模型在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方面表现出色,例如在财务审核报销、电 商比价和客户反馈分析等场景中,能够提高效率、减少错误并优化决策。 Q&A 商汤科技 ...
押注 Agent,钉钉想做 AI 创业平台
晚点LatePost· 2025-03-20 13:57
发布会上,钉钉开放平台总经理王铭说,在 AI 变革的时代,没有一艘船是安全的,钉钉要做的就是和 合作伙伴抱团取暖。 钉钉在 2021 年转型成为一个企业协同办公和应用开发平台,与第三方开发者共建生态,几年时间钉钉 的应用数量已经超过 1000 万个。 以前,软件开发者更多看重钉钉背后的客户资源,钉钉像一个超市,售卖开发者提供的软件服务;现 在,钉钉加入了更多的底座技术能力、模型能力,以及不同的合作模式,希望从应用卖场变成 AI 应用 和 AI 创业团队的孵化器。 让一部分 AI 创业团队先跑起来。 自 ChatGPT 发布以来,大模型不断刷新着能力的上限,也催生了更多的应用与场景。人们畅想的通用人 工智能助理、数字员工,正一步步形成雏形,行业相信,在模型能力达标后,应用的涌现速度会超出预 期。 但现在 AI 应用面临两重困境:有想法的团队没资源,没法触及目标客户群;有资源、有客群的传统企 业不知道怎么用好 AI、怕被技术的浪潮甩下。 连接双方的需求,一直是平台型企业的使命和机会。AI 时代新的办公、业务需求,平台型企业也在尝试 作出相应的改变。 3 月 20 日,钉钉在北京举办 "AI 创业 N 次方" 生态 ...
阿里云饱和式投入 AI,不想在 “迟疑中错过变革”
晚点LatePost· 2024-09-20 15:22
文丨贺乾明 编辑丨程曼祺 吴泳铭难得的公开亮相,给了阿里云。 去年 9 月, 吴泳铭接任阿里巴巴集团 CEO,后直接管理两大业务板块 :一是阿里赖以起家,目前 仍为最大主业的电商,吴泳铭是淘天集团董事长兼 CEO;另一个就是阿里云,吴泳铭同时担任阿里 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 CEO。自那以后,吴泳铭甚少公开露面,去年的双十一晚会他也没有参加。 在 9 月 19 日举办的 2024 云栖大会上,吴泳铭在主题演讲中说:"新技术应用早期,渗透率比较 低,大部分人会产生怀疑,这很正常。但新技术革命会在人们的怀疑中成长,让很多人在迟疑中错 过。" 吴泳铭:生成式 AI 最大的想象力,不是一两个手机上的超级 App。 这概括了如今大模型领域的观点分歧。由 ChatGPT 引发的大模型和生成式 AI 热潮,因一系列进展 不如预期——GPT-5 迟迟未发、Sora 未大规模开放等——在今年下半年转冷。微软、Google 等公司 的财报会上,高管们频繁被追问:到底如何平衡大模型的投入与收益? 直到一周前,OpenAI 在 9 月 13 日发布最新模型 o1 系列,展示投入更多算力、数据等资源,依然 能换来模型性能提升,才一定程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