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

Search documents
微雨寻访龙尾张
Ren Min Ri Bao· 2025-05-09 22:29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ngweizhang, a village in Jiangnan, into a vibrant community that attracts visitors and fosters local culture through its natural beauty and modern amenities [1][2].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 Longweizhang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s, including a complete road network, enhancing accessibility and connectivity [2].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uth Lake Academy has become a focal point for the community, reflecting a trend towards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facilities in rural areas [2]. Community and Lifestyle - The essence of the village lies in its residents, who balance work, leisure,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contributing to a harmonious community life [3]. - The village offers a blend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ulinary experiences, with local dishes becoming popular among visitors [2]. Natural Environment - The picturesque setting of Longweizhang, characterized by its lakes and seasonal flowers, creates a serene atmosphere that attracts both tourists and locals [1][2]. - The natural beauty of the area, including the South Lake and surrounding flora, is emphasized as a key attraction for visitors seeking a rural escape [1][3].
五一不想人挤人!推荐这8个冷门秘境
3 6 Ke· 2025-05-03 02:08
2025开年, 一条报道了位于浙江台州的黄岩石窟, 被评价"鬼斧神工"、"炸裂打卡地"、"穿越时光的洞穴"…… 而它的设计者徐甜甜, 刚刚在 三月获 得 2025年度沃尔夫建筑奖, 成为 首位获得沃尔夫艺术类奖项的中国人。 像徐甜甜这样深耕中国乡村和城镇的建筑师不在少数。 值此五一小长假,一条精心整理了中国各地的乡建项目: 渠岩改造的青田乡村,修旧如旧,村民重新凝聚起来;黄印武重振沙溪古镇,让2400年小镇焕发新生;周贞徵为大利侗寨建活动中心,传承手工艺…… 它们既盘活了质朴的老建筑和乡村生活, 也成为远离喧嚣的独特打卡地。 题图 在建筑圈,徐甜甜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她16岁保送清华建筑系,随后前往哈佛学习。2004年,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高峰时期,徐甜甜回到家乡,深耕中国 乡村建筑10多年。在她眼里,做建筑,"就是学习当地生活的媒介。" 她最新的作品之一是位于浙江台州的黄岩石窟。这个有着1500年历史的石窟,在15个月的施工后,焕然一新。 建筑师,徐甜甜 走进黄岩石窟的一瞬间,就被一种原始的壮丽感所击穿。 石水共生的1号窟:两座相连的编木拱桥,共同构筑了一条笔直的通道,而桥的下方,就是碧绿的水潭。 因此,这里还 ...
从“产值”到“颜值”,乡村旅游火热背后是什么在支撑?
Jing Ji Ri Bao· 2025-05-02 23:24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为7.07亿,同比增长8.9%;全国 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达4120亿元,同比增长5.6%。乡村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我国持续建设宜居 宜业和美乡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息息相关。 深耕乡村特色产业。要提高企业参与度,依托乡村特色资源,通过多元模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如休闲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设立产业基地,吸纳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开 展技能培训,提升乡村宜业能力。推广绿色技术,参与乡村环境治理。应用智慧农机、绿色防控技术减 少农业面源污染,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管网建设等环保项目,助力人居环境整治。 加强乡村人才培育。要让农民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体,针对农民开展农业技术、电商运营、乡村旅游管理 等技能培训,提升"新农人"和"土专家"质量。优化人才引进环境,吸引农业科技、规划设计、医疗教育 等领域人才下乡,完善人才服务配套。鼓励人才参与基层治理,弘扬乡土文化与文明风尚。构建人才长 效发展机制,健全评价与激励机制。 另一方面,现代乡村产业持续优化。农业生产实现量增质优,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加快。2023年粮食企 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
Jing Ji Ri Bao· 2025-04-28 23:11
不过,一些短板弱项仍客观存在。例如,农村基础设施不均衡,教育、医疗尤其是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 供给不足,部分乡村建设同质化严重、规划传统特色缺失,产业融合配套不足,企业、农民参与机制不 完善,乡村人才短缺,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未来, 须综合施策、精准施策。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为7.07亿,同比增长8.9%;全国 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达4120亿元,同比增长5.6%。乡村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我国持续建设宜居 宜业和美乡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息息相关。 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形成系统化建设路径。 例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 生活污水治理等;《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今年中 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规范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等具体措施。 这些政策一步步细化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路径,并在实践中产生明显成效。 一方面,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基础设施 ...
一季度粮油生产开局稳 “菜篮子”供给足 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4-27 08:21
春耕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农民收入保持增长、农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近日,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 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克服内外 部压力挑战,实现稳健开局,为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春耕春播有序进行 粮食价格企稳回升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拔节期一二类苗比例91.2%,与上年相当、好于 常年;冬油菜面积稳中有增,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春耕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全国春播粮食完成近两 成,进度略快于上年。潘文博介绍,农业农村部紧盯实现今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目标,抓好春管 春耕,打牢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今年,国家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 和稻谷补贴,实施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预计今年粮食意向种植面 积17.9亿亩左右,其中春播粮食面积9.6亿亩,均比上年有所增加。"潘文博介绍,今年从春耕开始,农 业农村部门就持续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力争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新突破。良田上加快高 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