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休闲农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打开城乡消费“新空间”,南通推出12条休闲农业旅游特色线路
Sou Hu Cai Jing· 2025-05-30 17:24
作为南通主城区,崇川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农业高质量发展。"崇川的五 月,既有农耕文化的淳朴韵味,又有生态田园的诗意浪漫,期待与您共赴一场充满乡野意趣的初夏之约!"崇川区副区长周勇发出邀请,漫步现在所处的 都市农业农园,跑一跑"最美田园路",逛一逛"农夫市集";也可以栖居"亲子客栈",品尝"田园村厨"。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朱亚运 通讯员 陈馨)5月30日,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2025"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南通)专场暨休闲农业招商推介活动在 南通都市农业公园举行,本次活动以"乡约崇川·筑梦田园"为主题,旨在加快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开城乡消 费"新空间"。 活动在极具地方特色的开场表演《蓝印花》中拉开帷幕,生动展现了南通传统民间艺术魅力,瞬间点燃现场气氛。紧接着,播放的南通市现代农业招商宣 传片,全方位展示了南通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与广阔前景,让在场嘉宾对南通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了直观认识。 "苏韵乡情"是江苏省推出的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系列推介活动,重点彰显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郁的乡土风情。近年来,南通市深入 ...
自然资源部调研组:长三角示范区生态保护修复一体化的探索与启示
近年来,示范区作为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改革试验田,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保护修复一体化制度经验,初步实现了共商、共管、共建、共享、共 赢,对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改革任务和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具有先行探路、借鉴示范作用。 编者按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的重要抓手。 经过共保联治,沪苏跨界湖泊元荡蓝绿交织,生态向好。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贯通制度经脉 ——长三角示范区生态保护修复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自然资源部调研组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实施长 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2019年11月、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时和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上,对示范区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五年多来,示范区敢为人先、勇闯新路,52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推广,在共商协作体制机制、共绘国土空间规划、共建城乡新空间、共治 ...
2025年海南冬交会12月4日至7日举行
Hai Nan Ri Bao· 2025-05-17 01:57
2025年海南冬交会12月4日至7日举行 本届冬交会精心打造"专业+互动"双线活动矩阵:专业板块涵盖海南农业品牌发布活动、海南自贸 港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链招商推介会、"海南鲜品"品鉴会、品牌新品推介会、专业买卖家洽谈会等高 端会议及活动,汇聚行业大咖共商发展大计;互动板块设置网红直播助农、特色美食品鉴、趣味打卡等 体验活动,全方位提升参与度。 本届冬交会将加大国际展馆合作力度,积极邀请全球涉农领域,重点邀约中亚、东南亚及共建"一 带一路"国家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商协会和采购商,打造集展示、洽谈、投资于一体的国际合作平台, 推动"展会变机会""参展商变投资商"的实质转化,为全球合作伙伴创造更多贸易与投资机遇,共享海南 自贸港发展机遇。 面向全球招商招展 海南日报海口5月16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慧)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5月16日从第28届中国(海 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以下简称冬交会)组委会获悉,今年冬交会定于12月4日至7日在海南国际 会展中心举行,已启动全球招商招展。 本届冬交会规划5个展馆,8大展区,展览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预计上千家企业参展。设置热带特 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展区、农业科技展区、 ...
从“产值”到“颜值”,乡村旅游火热背后是什么在支撑?
Jing Ji Ri Bao· 2025-05-02 23:24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为7.07亿,同比增长8.9%;全国 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达4120亿元,同比增长5.6%。乡村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我国持续建设宜居 宜业和美乡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息息相关。 深耕乡村特色产业。要提高企业参与度,依托乡村特色资源,通过多元模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如休闲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设立产业基地,吸纳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开 展技能培训,提升乡村宜业能力。推广绿色技术,参与乡村环境治理。应用智慧农机、绿色防控技术减 少农业面源污染,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管网建设等环保项目,助力人居环境整治。 加强乡村人才培育。要让农民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体,针对农民开展农业技术、电商运营、乡村旅游管理 等技能培训,提升"新农人"和"土专家"质量。优化人才引进环境,吸引农业科技、规划设计、医疗教育 等领域人才下乡,完善人才服务配套。鼓励人才参与基层治理,弘扬乡土文化与文明风尚。构建人才长 效发展机制,健全评价与激励机制。 另一方面,现代乡村产业持续优化。农业生产实现量增质优,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加快。2023年粮食企 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
Jing Ji Ri Bao· 2025-04-28 23:11
不过,一些短板弱项仍客观存在。例如,农村基础设施不均衡,教育、医疗尤其是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 供给不足,部分乡村建设同质化严重、规划传统特色缺失,产业融合配套不足,企业、农民参与机制不 完善,乡村人才短缺,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未来, 须综合施策、精准施策。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为7.07亿,同比增长8.9%;全国 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达4120亿元,同比增长5.6%。乡村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我国持续建设宜居 宜业和美乡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息息相关。 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形成系统化建设路径。 例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 生活污水治理等;《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今年中 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规范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等具体措施。 这些政策一步步细化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路径,并在实践中产生明显成效。 一方面,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基础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