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账户

Search documents
专访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助理主任:缓慢而渐进的全球资产重配可被市场消化
Di Yi Cai Jing· 2025-05-03 08:10
在美国开始有意平衡贸易逆差并减少经常账户赤字之际,投资者有必要考虑过去10年强劲的流入美国的 资产是否能够持续。 截至当地时间5月3日,在动荡的关税政策和好坏参半的经济数据中,标普500指数收复了自4月2日—— 即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后以来的全部失地,并录得连续9个交易日上涨, 为2004年以来的最长连涨纪录。 诚然,过去3个月标普500指数和纳指的累计跌幅仍分别达到5.86%和8.4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助理主任Jason Wu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近期资本市场出现的动荡走势,而非持续性单边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韧性。 他还表示,美国股市、美元及美债的同步抛售并不意味着"强美元"趋势的彻底逆转。 "在美国开始有意平衡贸易逆差并减少经常账户赤字之际,投资者有必要考虑过去10年强劲流入美国的 资产是否能够持续。"Jason Wu解释道,"减少或缓慢减少某一资产配置是一种商业决策,这与完全放弃 某一资产类别有很大不同",且"可以被市场消化的"。 IMF在上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警告,尽管近期美国股市遭遇抛售和波动,但美股估 ...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需波动加大对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造成扰动
券商中国· 2025-03-29 07:35
3月2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微发文,解读"如何看待我国货物贸易和经常账户顺差增长"。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稳健发展,2024年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7680亿美元,经常账户顺差4239亿 美元,均处于较高水平,体现了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制造业保持竞争优势以及外需回升的共同影响。 我 国经常账户顺差持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经济内外部均衡态势稳固,我国外贸发展对全球贸易失衡的溢出 影响较低。 一、我国货物贸易顺差增长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外需周期性波动的结果 我国货物贸易长期保持顺差是全球产业链变迁的结果。近年来全球产业分工格局调整过程中,跨境外包和 供应链重组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人口充裕、生产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转向生 产更高档次的产品或提供服务。我国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设厂增多,利用我国劳动 力和资源禀赋进行生产制造,满足其在全球的商品供应,这自然会带动我国出口增多。同时,外资深耕我 国市场,在华生产的商品直接销售给国内消费者,替代了我国进口,推升货物贸易顺差。根据海关统计, 2024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在我国总出口中占比27%,与之相关的加工贸易顺差占我国进出口总顺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