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劳动密集型产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生意红火、成果丰硕!多个地理视角透视外贸亮眼“成绩单” | 解析↓
Yang Shi Wang· 2025-06-09 07:48
央视网消息:北部湾毗邻东南亚,是面向东盟、连通全球的"门户咽喉",而我国与东盟已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广西钦州港的自动化码头,站在这个3层楼上的作业平台向南望去,岸边有靠泊的远洋货轮正在吊装集装箱,远处有大型远洋船舶正在缓缓 进出港。 据了解,6月9日共有18艘远洋船舶报关进出港口,货物品类主要有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电器、百货等。这艘发往东南亚的国际集装箱班轮, 正在装卸的货物是来自中西部地区的电子元件、咖啡、钢化玻璃、纸板等货物。而这些货物有的通过陆海新通道从重庆、陕西等地铁路运输到 这里,有的是通过江河联运方式从四川、贵州运抵到这里,还有的则是走公路运输,这些货物在钦州港集结装船,再发往海外。 钦州 北海 防城港三港口组成北部湾港 连通东盟的北部湾港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港口,而是由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3个港口组合而成。2020年,钦州—北海—防城港三位一体北部 湾港被纳入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名单。 我国对东盟连续9年进出口保持增长 从地理位置上看,北部湾港背靠我国大西南,辐射中国西部区域,衔接亚欧大陆,面向东盟、连通全球,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国际门户港。中 西部地区的产品,像重庆的笔记本电脑和摩托车、 ...
产业发展所需是技能提升所重
Jing Ji Ri Bao· 2025-05-28 18:41
产业发展所需,是技能提升所重。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一般立足于鲜明的资源禀赋之上,技能培训也要从 这样的优势入手,摒弃"大水漫灌"模式,走出"精准滴灌"通路。云南省近期就提出,要立足比较优势, 按照一产一策方式,今年同步实施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文旅、养老服务、绿色能源、劳动密集型六 大特色优势产业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行动,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技能要素支撑。 更好发挥技能提升对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作用,要坚持以促进就业为指引和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 标,注重各类技能培训的实际效果,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解决技能与岗位错配问题,以 差异化路径破解技能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更好发挥技能提升对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作用,本质是推动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要注意协调 短期与长期、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兼顾当前稳就业、促就业、促增收与地方经济长期发展的布 局和需要,为产业长期发展积蓄人力资源,锻造长板。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劳动者技能提升与打造 地区劳务品牌相结合,以特色劳务品牌为地方经济发展赋能。 近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很多地方推出系列政策举措,扩大培训覆盖范围,并 积极强化 ...
胡晓炼:国际货币体系改变从三个方向推进 加密数字货币将被重视
Cai Jing Wang· 2025-05-18 08:02
5月17日,2025年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举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胡晓炼在论坛上表示,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关税政策震惊世界。 从美国政府方面来看,希望达到减少贸易逆差、增加美国财政收入的目标。同时也是对国际贸易、投资体系的重构,重构过程中美国主导地位可能进一步突出。 此外,过去以粗加工、简单加工,一般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现在更多技术领先的已经成为行业有影响力的企业,正朝着成为全球跨国企业方向走。胡晓炼表示,他们的 对外投资不仅仅是为了单一市场目的,而是像国际跨国公司一样需要在全球进行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这已经形成趋势。这种企业的投资使得投资所在地工业化水平较快提升,而 且投资也使得自己融入到当地的工业化、绿色化、智慧化发展进程。 胡晓炼进一步指出,在此过程中有三点值得: 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很多企业在走出去,在国外建立相应的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从单个企业走出去变成带动一批企业走出去效果非常好。"胡晓炼还称,中国企业走出去, 不仅仅是企业自身解决就业、产生税收,而是把当地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效果也非常好。企业会积极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
胡晓炼: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竞争力,关税政策难促美国制造业回流
在"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与投资"主题讨论环节,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胡晓炼指出,美国主导的关税政策难以实现其预 期目标,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解决仍需回归各国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 胡晓炼分析,美国特朗普政府推出关税政策的核心目标包括减少贸易逆差、增加财政收入及重构国际经贸秩序,重构过程中进一步突出美国的主导地位。然 而,这一政策能否真正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她表示"不好说,难度很大"。 她指出,美国在一般加工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缺乏竞争力,叠加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对贸易、投资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制造业并不能真正回流到美 国,企业更倾向于向关税更低、成本更优的地区转移,而全球南方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吸引更多贸易和投资在当地发展的机会。 胡晓炼进一步强调,全球贸易的再平衡会引起主要经济体内部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过去几十年里,许多国家借全球化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这个过程中贸 易也出现了一些不平衡问题。到底是通过外部因素,希望别国调整来实现自己的平衡,还是要把主要的关注点放在国内,推动国内经济调整,使得储蓄、消 费、进出口、投资等方面都能够协调?胡晓炼给出答案:"从历史经验来看,只有在 ...
如何看待我国4月出口韧性超预期?|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0 10:31
文/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郭磊 2 0 25年4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8.1%,高于一季度的5 . 8%。4月2日美国对 外关税落地,4月处于关税影响之下,这一出口表现明显超预期。为何出 口呈现出如此高的韧性?拆解来看,一是对美出口4月同比为- 21.0%,虽 然增速大幅下降,但仍好于预期;二是对东盟、印度、非洲、拉美4月出 口同比增速分别为20.8%、2 1 . 7%、2 5 . 3%、17.3%,有效起到了对冲作 用。 观点概述: 第一,2025年4月出口同比增长8.1%,高于一季度的5.8%。 4月2日美国对外关税落地,4月处于关税影 响之下,这一出口表现明显超预期。 第二,为何出口呈现出如此高的韧性? 拆解来看,一是对美出口4月同比为-21.0%,虽然增速大幅下 降,但仍好于预期;二是对东盟、印度、非洲、拉美4月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20.8%、21.7%、25.3%、 17.3%,有效起到了对冲作用。 第三,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四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纱线、箱包、服装、玩具)增速依旧较低 , 月合并同比为-0.8%。电子产品中手机可能受关税影响偏大,手机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同比分别 为-21.4%和-1.7 ...
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主要有哪些?受关税影响如何?
Sou Hu Cai Jing· 2025-05-06 08:53
机电产品:占比超4成,消费电子最具优势 中国是农业大国、资源大国,但对美国出口方面,中国却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尤其是机电产品占据最 主要份额,总体占比超过4成。 在这些年国内经济下行背景下,多年来赖以支撑经济的投资和消费表现疲软,而外贸则是为数不多仍在 强劲拉动经济的力量。这其中,又以对美国的贸易最为引人注目。 因为对美直接和间接贸易的总额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相应直接和顺差总额也可能超过5,000亿美元。放 眼整个世界,没有其他哪个经济体可以承载那么大的商品消费量量,以及从中赚取那么多的顺差。 美国人的消费能力让人称奇,中国人的制造能力也堪称奇迹。这里我们来看下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结 构,看看哪些Made in China 的商品横行美国,而在关税大战背景下又影响如何? 当然,客观来说中国的制造体系与供应链也只是赚了些辛苦钱,不少产品的品牌仍然是人家的。 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约25% 所谓"机电设备",我们能想到的传统机电产品,如电机、变压器等对美出口额占比仅有约3%,而高端 芯片、航空发动机等高端机电产品则没有出口能力,反而还依赖美国进口。 不过中国在新兴机电产品,特别是消费电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对美出口中 ...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需波动加大对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造成扰动
券商中国· 2025-03-29 07:35
3月2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微发文,解读"如何看待我国货物贸易和经常账户顺差增长"。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稳健发展,2024年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7680亿美元,经常账户顺差4239亿 美元,均处于较高水平,体现了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制造业保持竞争优势以及外需回升的共同影响。 我 国经常账户顺差持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经济内外部均衡态势稳固,我国外贸发展对全球贸易失衡的溢出 影响较低。 一、我国货物贸易顺差增长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外需周期性波动的结果 我国货物贸易长期保持顺差是全球产业链变迁的结果。近年来全球产业分工格局调整过程中,跨境外包和 供应链重组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人口充裕、生产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转向生 产更高档次的产品或提供服务。我国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设厂增多,利用我国劳动 力和资源禀赋进行生产制造,满足其在全球的商品供应,这自然会带动我国出口增多。同时,外资深耕我 国市场,在华生产的商品直接销售给国内消费者,替代了我国进口,推升货物贸易顺差。根据海关统计, 2024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在我国总出口中占比27%,与之相关的加工贸易顺差占我国进出口总顺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