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安全倡议

Search documents
锻造实战实用的国家安全能力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05-12 18:19
白皮书介绍,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 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理论贡献。 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是总体的、系统的、相对的大安全,是以人民安 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国家利益为准则的安全,是服务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是根据经 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的安全,是支撑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安全,是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的安全。 白皮书强调,中国国家安全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责任,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 制度,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确保 新兴领域安全可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安全屏障。中国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高质 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推动开放和安全相互促进、协同提升。中国国家安全坚持以改革创新 为动力,以体系化和机制化为主线,健全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体系,锻造实战实用的国家安全能力。 白皮书指出,全球安全倡议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篇",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世界篇"。中国统 筹自身安全和 ...
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
Xin Hua Wang· 2025-05-12 07:3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全文如下: 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 (2025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目录 前言 一、中国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确定性和稳定性 (一)世界在新的动荡变革中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二)亚太在总体稳定中面临严峻挑战 (三)中国在化解风险中保持稳固坚韧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国家安全指引方向 (一)把握总体为要 (二)践行人民安全宗旨 (三)坚持把政治安全摆在首位 (四)坚守维护国家利益准则 (五)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 (六)推进国际共同安全 (七)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三、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坚实支撑 (一)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保障高质量发展 (四)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 (五)确保新兴领域安全可靠 四、在发展中固安全,在安全中谋发展 (一)推动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二)推动开放和安全相互促进、协同提升 五、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推进国际共同安全 (一)全球安全倡议贡献中国智慧 (二)推动倡议落实增进共同安全 六、在深化改革中推进 ...
“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纪实
Xin Hua Wang· 2025-05-11 19:49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题:"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 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纪实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胡泽曦 新华社记者倪四义、杨依军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是习近平主席早在十多年前,作出的深刻判断。日升日落,春秋代序。这句话被一个个大事件,一次 又一次验证。 人类,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百年变局正加速演进, 攸关人类命运的"时代之问",从一趟俄罗斯之行中可看到答案。 5月7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时针仿佛又拨回到十年前参加70周年庆典的时刻。满是沧桑与荣耀的莫斯科红场,同样的声震长空,同 样的步履铿锵。 时移世易。每一天都在改变,却总有一份力量如磐石般坚定,总有一种精神引领时代浩荡前行。 那是"风雨同渡"的践诺,是"挺膺担当"的勇毅。乱云飞渡,不辍和平之志;惊涛拍岸,高扬合作之帆。 当地时间7日傍晚,霞光满天,习近平主席走下了专机舷梯。到机场迎接的俄罗斯副总理戈利科娃,说 起一篇文章:"我们都怀着极大的兴趣,认真阅读了您发 ...
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
Xin Hua She· 2025-05-10 17:02
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 ■新华社记者张伟 常天童 王雅楠 5月7日至10日,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 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其间,习近平主席分别会见塞尔维亚、缅 甸、古巴、委内瑞拉和斯洛伐克等国领导人。 多国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为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 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体现了中方致力于维护和加强全球战略稳定的大国担当。世界 各国要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团结合作应对挑战,捍卫国际公平正 义,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访俄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 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说,俄中联合声明表明两国一致反对纳粹 主义卷土重来、军国主义复辟以及任何篡改二战历史的企图,在许多重要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立场 一致,"俄罗斯和中国 ...
新华社评论员:守护历史记忆,共创光明未来
Xin Hua She· 2025-05-10 15:58
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莫斯科红场碧空澄澈、旗帜招展,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在这 里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庆典。今年是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参加庆典,体现了 中方对历史的尊重和铭记,也体现了中方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坚定决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的惨痛教训昭告世人,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 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 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以史为鉴、共创未来,必须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二战结束前后,国际 社会作出的最重要决定就是成立联合国。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和平发展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今天,世 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挑战叠加。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我们越要坚持和维护联合国权威, 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 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持续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 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 ...
习近平会见缅甸领导人敏昂莱
证监会发布· 2025-05-10 03:52
当地时间5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期间会见 缅甸领导人敏昂莱。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敏昂莱表示,缅甸遭受地震灾害后,中方第一时间向缅方表达真切慰问,最早对缅提供援助并帮助 缅救灾,体现了对缅甸的胞波情谊和患难真情,缅甸人民将永远铭记。在习近平主席英明领导下,中国 式现代化取得卓越成就。缅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永远做值得中方信赖的友好邻邦。缅方致力于推进 两国经贸、能源等领域合作,将全力确保中方在缅项目和人员安全。缅方高度赞赏中方提出的三大全球 倡议和与周边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理念,愿与中方携手应对共同挑战。 蔡奇、王毅等参加。 来源:新华社 当地时间5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期间会见 缅甸领导人敏昂莱。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当地时间5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期间会 见缅甸领导人敏昂莱。 习近平指出,中缅是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中缅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 万隆精神历久弥坚,时代价值不断凸显。今年是两国建交75周年,中方将秉持睦邻、安邻、富邻、亲 ...
深化拓展互利合作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Xin Hua She· 2025-05-10 01:00
习近平强调,80年前,中国人民和塞尔维亚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分别为亚洲和欧洲战场胜利作出 重要贡献。中方愿同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团结合作应对挑战,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 公平正义,维护经济全球化成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武契奇表示,中国是塞尔维亚最为宝贵的朋友,一直为塞提供无私支持帮助,助力塞发展经济、改 善民生。塞方坚定不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始终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塞方愿与中国 扩大经贸往来,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塞投资兴业,将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希望中方积极参与2027年贝尔 格莱德专业类世博会。塞方赞赏中方坚定支持多边主义,中方的理念和行动增强了国际社会维护共同利 益的勇气和信心,塞方愿与中方团结应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带来的挑战。 习近平指出,去年5月我对塞尔维亚成功进行国事访问。一年来,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开局 良好,成果有目共睹。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挑战叠加,中塞两国要保持战略定力,聚 精会神办好自己的事,传承发扬铁杆友谊,深化拓展互利合作,高质量推进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方 愿同塞方加深战略沟通,加大相互支持,加强贸易、投资合作,继续支持有关项目建设和 ...
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Xin Hua She· 2025-05-09 19:28
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引发国际社 会热烈反响 "为了守护历史真相,人们仍需不懈努力"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强调 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署名文章引用《喀秋莎》这首广为传唱的经典苏联歌曲 的歌词'梨花开遍了天涯',不仅唤起了两国人民对二战时期并肩奋战的共同历史记忆,也寓意俄 中友谊历经风雨、愈发坚固。"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阿列克谢·罗季奥诺夫说。 新华社记者何梦舒 汤洁峰 安晓萌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俄罗斯媒体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强调要以史为 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反对一切 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多国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重温历 史、直面现实,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在单边主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的今天,世界各 国要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 ...
传承英雄血脉 捍卫公平正义——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引发俄罗斯各界热烈反响
Xin Hua She· 2025-05-07 18:53
传承英雄血脉 捍卫公平正义 ——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引发俄罗斯各界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江宥林 刘恺 胡晓光 5月7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之际,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领衔研究员叶卡捷琳娜·扎克利亚济明斯卡娅对习近平主席在 署名文章中提到的两国携手开辟的国际"生命线"颇有研究。她表示,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危急时 刻,中国向苏联提供的多种急需战略物资和苏联向中国提供的武器装备通过这一"生命线"安全运 达,为两国取得最终胜利提供重要保障,这很好地诠释了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相互支援的深厚情 谊。 俄罗斯胜利博物馆学术秘书鲍里斯·切利佐夫说,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中国进行了14年艰苦卓绝 的抗日战争,为最终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 战场牵制并消灭了日本侵略者主力,使其丧失了向其他战线投送大量兵力的战略机动能力,成为 击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因素。" 坚决维护战后秩序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领衔研究员特列什·马马哈托夫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 ...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news flash· 2025-05-07 04:55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5月7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之际,国家主 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 年。在这"梨花开遍了天涯"的季节,我即将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 80周年庆典,同英雄的俄罗斯人民一道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历史告诉我们,光明必将驱散黑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把战 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两场大审判的正义性质、历史价值、时代意义不可撼动!一切歪曲二战 历史真相、否定二战胜利成果、抹黑中苏历史功绩的图谋都不会得逞!对于任何企图开历史倒车的行 径,不仅中俄两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各国人民也不会答应! ——我们要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二战结束前后,国际社会作出的最重要决定就是成立联合国。中国 和苏联率先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用鲜血 和生命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