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

Search documents
不良资产处置领域成为新的“淘金池”
3 6 Ke· 2025-04-11 04:06
近年来,由于房价下跌,导致了作为主要资产类别的不动产价值的持续下探,从而引发了一些企业的债务风险,以及抵押资产贬值缩水形成的不良资产。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2020年至2024年,每年累计处理不良资产规模均超过3万亿元。 这些不良资产的形成,不仅影响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还可能对其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从根源上分析,不良资产的形成主要可以追溯至 "在我国,商业银行根据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大类: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这其中,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 被统称为不良贷款,它们构成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在运用自有资金进 行投资时,也可能因多种原因(如投资失败、管理不善等)形成不良资产,进一步增加了金融不良资产的总量。"仲量联行评估咨询部资深董事韩晶 说,"随着企业债务违约事件的增多,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然而,对于某些投资者而言,这却提供了一个机遇。" 目前,市场上的不良资产业主方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以仲量联行参与的交易为例,业主方包括了银行、信托、AMC等金融类机 ...
中信金融资产(02799)年报解读: 盈利百亿远超市场预期 长期价值中枢有望逐步上移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4:32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29日,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融资产"或"公 司",02799)在港交所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信金融资产全年实 现收入总额1127.6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0%,实现归母净利润96.18亿元,是上年的5.4倍。年末资产总 额9843.2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2.25亿元,平均股权回报率跃升14.8个百分点至18.4%,基本每股收益 0.11元。财报显示,2024年,中信金融资产继续执行更审慎的财务原则,继续夯实财务基础,为后期利 润留足了空间。 这份财报以超预期表现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数据显示,中信金融资产2024年持续经营活动收入增长 53.5%,净利润倍数级跃升,核心财务指标远超资本市场预期。更为关键的是,2023年、2024年公司连 续两年盈利,其中2024年盈利规模突破近六年峰值,这标志着企业商业模式已实现结构性优化,正加速 重回高质量发展轨道。 2024年1月,中信金融资产以全新品牌形象亮相资本市场,其资产负债表修复与业务动能转换的协同效 应正在显现。经历全面转型升级的这家不良资产处置行业龙头,凭借崭新 ...
金融机构加快“清不良腾资源” !地方资管公司成最大接盘方
券商中国· 2025-03-24 04:09
随着年报季的开启,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陆续对外披露。通过经营数据以及管理层的相关发言,不难看 出"不良资产出清"依旧是银行业的一大主题。 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下称"银登中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发展趋势。2024年,银登中心所挂牌的 不良贷款转让资产总额超2800亿元,增长超过八成;同时,挂牌项目的数量也呈现增长态势,增长超过四成。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我国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随着参与机构扩容、市场需求增加,银行、资 产管理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各类主体之间如何加强合作、提高资金处置效率、增强风险识别与防控等均不容 忽视。 股份行占据半数成交量 银登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共计2861.9亿元不良贷款挂牌转让,较2023年增加1273.7亿元,增幅达80.2%; 全年挂牌项目数量合计1041单,较2023年的735单增幅超四成,平均每天都有三笔资产上架交易。 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均为不良贷款转让的出让方。从挂牌总成交 规模来看,2024年,股份行是出清不良贷款的主力军,全年未偿本息成交规模达1125.4亿元,占全年未偿本息 总成交额的49.83%。消 ...
银行不良个贷转让迎来市场活跃期
互联网金融· 2025-03-10 10:01
近期,银行不良个贷资产转让市场迎来活跃期。 3月3日,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以下简称"银登中心")上架了 2025年首批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5个资产包均涉及信用卡透支,合计未偿本息总额超过6亿 元。 叶银丹表示,"首先,它能够帮助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使资产负债表更加健康。通过转让个贷 不良资产,银行可以快速回笼资金,改善资产流动性,优化资产结构。这些资金可以重新投入到 新的贷款业务或其他 盈利性 项目中,为银行创造新的收益,从而保障银行的整体盈利稳定性。 此外,个贷不良资产转让还能降低银行在不良贷款管理环节的投入,减少管理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在众多转让项目中,多家银行将不良资产以"骨折价"进行甩卖,甚至以低于1折 的价格出手转让。 平安银行2025年首单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及经营性贷款)转让公告显示,该项目未偿本息总 额达2.07亿元,转让起始价422万元,相当于0.2折。 "转让价格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叶银丹对此分析认为,一方面,个贷不良资产通常是经过多轮 催款仍无法收回的资产,回收概率较低,在定价时会进行较大程度的打折;另一方面,市场竞争 激烈也加剧了转让打折。近年来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