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率上升

Search documents
不良率高达34%、净息差为负,榆次农商银行评级三连降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0 02:51
智通财经记者 | 曾令俊 一家农商行的信用评级连续三年被下调。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下称"中诚信国际")近日发布报告,决定将山西榆次农商行主体信用等级由BB调降至BB-, 评级展望为稳定;将其发行的"18榆次农商二级01"和"19榆次农商二级"的债项信用等级由BB-调降至B+,这是该行自 2021年以来第三次被调降评级。 据中诚信国际发布的报告,2024年,该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大幅增加10.97亿元至37.56亿元,不良率也较年初上升 11.51个百分点至34.43%,处于行业较高水平;该行关注贷款余额为11.53亿元,在总贷款中占比10.57%。 榆次农商银行被指信贷管理和风控机制不健全,投放较多大额商贸、酒店餐饮和银社团贷款,信用风险持续暴露。近年 来受当地经济增长放缓、客户生产经营情况下滑等因素影响,该行不良贷款持续增长。 在资产质量方面,除了不良贷款,榆次农商行的同业和金融投资风险资产尚未出清。2024年末,该行有2.97亿元存放于 省内农商银行的款项因低于市场利率水平付息被划分为关注类,3.15亿元拆借给金融租赁公司的资金被划分为不良类, 还有0.30亿元资管计划因投向问题被划分为不良类。 ...
中银消费金融狂甩60亿不良贷款背后:净利润节节败退,不良率再创新高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01:01
中银消费金融作为国有大行旗下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曾凭借强大的股东背景和先发优势,在消费金融领域遥遥领先。然而,近年来其经营状况却急转直 下,2024年上半年更是出现了首次中期亏损,净亏损3.06亿元,成为同期公布业绩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亏损的企业。 此前,今年5月份,中银消费金融公开转让20期个人不良贷款项目,涉及未偿本息总额共计19.04亿元,借款人覆盖安徽、广东、贵州等14个省份。 6月4日,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批量转让20期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合计13.02亿元,涉及浙江、山东、北京、云南、四川、辽宁等20 多个省市的9400多名借款人。 据了解,中银消费金融这些不良资产均以十分低廉的价格进行转让。例如,第40期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1.34亿元,转让起始价仅为531万元,约相当 于0.4折。第38期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3.27亿元,转让起始价仅为624万元,约相当于0.19折。这意味着,一笔100万元的不良贷款通过公开转让变现只 能收回来2~4万元。 | ■ | 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55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转让公告 | 2025-06-04 | | ...
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43%!不良率微升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6 15:04
5月1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今年一度, 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至1.43%,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了9个基点,同时不良贷款率上升了0.01 个百分点,至1.51%。分机构类型来看,民营银行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增幅相对较高,分别增加了0.1个 百分点、0.06个百分点。 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12.5%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银行业金融服务持续加强。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7955亿元。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银行 业金融机构要聚焦小微企业真实有效的经营性资金需求,提供充分的信贷供给,力争实现全国普惠型小 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要力争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 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的目标。 目前来看,12.5%的增速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央行今年4月份发布3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时也明确表 示,一季度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民营银行和农商 ...
民营银行2024:净息差低至0.76%,三湘、亿联业绩承压
3 6 Ke· 2025-05-14 09:13
近期,多家民营银行相继宣布下调存款利率。一方面为适应市场利率环境变化,遵循监管导向;另一方面降低负债成本,稳定息差。 从19家上市民营银行披露的2024年财报数据来看,多家净息差持续下滑。 如蓝海银行2024年净息差为2.35%,同比下降1.99个百分点;新安银行净息差低至0.76%,下降1.16个百分点;富民银行净息差3.39%,下降0.26个百分点;梅 州客商银行净息差1.89%,下降0.18个百分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两者利润与营收规模差异源于服务客群的不同:网商银行聚焦中小微企业等,客户小且风险高;微众银行利润则主要来源于微粒贷,风险 更小,利润更厚。 报告期内,微众银行营业收入为381.28亿元,同比下降3.13%;净利润109.03亿元,同比增长0.81%;网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13.14亿元,同比增长13.7%;净 利润31.66亿元,同比下降24.67%。 产品方面,微众银行在个人金融领域有"微粒贷""微账户""微车贷"和"微众银行财富 +"等产品。网商银行主要产品则包括"企业网银""电商通""网商贷""余利 宝"等。截至2024年末,"微粒贷"已累计服务超7000万借款客户,年内日均发放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