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icon
Search documents
“首届中外文学理论发展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学术论坛”纪要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1 03:21
本次论坛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陈众议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聂珍钊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术院长曹顺庆教 授以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的十余位资深专家应邀出 席,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十余位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中外文学理论发展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上海外国语大学校 长李岩松教授参加开幕式并致辞。本次论坛同时得到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思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查明建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 助理胡开宝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潘鸣威教授的鼎力支持。本次论坛开幕式和第一场主旨发言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张帆 教授主持。 与会专家和学者会场内合影 与会专家和学者场外合影 在全球知识格局深度调整、东西方思想持续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学术界肩负的 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推动中外文学理论交流、助力中国 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首届中外文学理论发展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
“两个结合”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
"两个结合"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 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 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这说明,"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功的根本途径,"两个 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因此,"两个结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中具有实践方法论的地位。 "第二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第二个结合"作为方法和途径的意义,在于巩固了道路根基、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打开了创新空 间。"第二个结合"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 文明史中走出来的;"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成为又一次思想解放,让我们具有了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让文化自信有了依托, 让我们打开了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空间。 "第二个结合"在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三方面的重大意义,成就了三种主 体性,即文明主体性、文化主体性与创造的主体性。其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