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格权保护
icon
Search documents
依法惩治人被“挂”、脸被“卖”……最高法发布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侵害人格权典型案例
news flash· 2025-06-12 02:12
当前,互联网广泛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兴未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展开,人们生活 品质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也按下了加速键。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使得社会个体高度互联和人 际关系深度重塑,社会变化加剧。在此过程中,充分重视和严格落实民事主体基本权利保障,不仅是依 法实施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新兴技术向上向善发展以及和谐有序社会秩序构建的必然要求。 实践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侵害肖像权、名誉权等人格权的情形并不鲜见,侵权方式和手段相较于传 统人格权侵害案件也表现出更多的隐蔽性、复杂性,需要准确识别和依法救济。民法典、刑法修正案 (九)回应时代需求,构建完整的人格权规则与制度体系,全面保护公民和法人的人格利益。人民法院 认真落实法律规定,在案件办理中正确适用法律,加强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侵害人格权的否定和整 治,强化人格权司法保护力度。在此,发布6个典型案例。案例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严格落实民法典关于人格权保护等规定,加强人格利益司法保障。民法典设立专编对人格权作出规 定,不仅保护生命权、身体权等基本人格权利,而且保护信息时代中价值已充分凸显的自然人隐私、声 音等人格利益;不仅保护自然人人格权, ...
以法治精神充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一财经· 2025-05-30 00:25
2025.05. 30 本文字数:1624,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导读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民法典明确: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 誉权受法律保护,侵权方要受到追究并承担侵权赔偿等责任。根据最高法近日公布的数据,从民法典 施行到今年4月30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人格权纠纷案件80.41万件。其中既有公民个人也有 一些市场主体人格权受到侵害的案例。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王利明日前在接受检察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民法典通过人格权独立成编,全面维护人民群众进入新时代后不断提升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全面强化 了对人格尊严的维护,使人民群众不仅吃得饱、穿得暖,而且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 作者 | 一财评论员 5月28日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的五岁生 日。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这部法典,于次年1月1日施行。在随后的几 年间,包括公民个人在内的各类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保护,成效斐然。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民事主 ...
一财社论:以法治精神充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Di Yi Cai Jing· 2025-05-29 14:02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5月28日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的五岁生日。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这部法典,于次年1月1日施行。在随后的几年 间,包括公民个人在内的各类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保护,成效斐然。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民事主体合法权益保护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立法总则第一条 就开宗明义强调,立法的重要目的是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综观民法典的规定及这几年的实施历程,可以看出三个特征——针对性、严肃性和延展性。 就针对性方面而言,民法典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都作出了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了侵 权责任,明确了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可以说,民法典对相关权益的保护 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确立了从出生到死亡的权利保护逻辑。 另一方面,今年5月20日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也为民法典的"扩容"提供了"新鲜血液"。民营经济促进 法的许多规定,也是源自民法典关于民事主体权益的保护原则。 比如,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 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 ...
聚焦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最高法发布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
Xin Hua She· 2025-05-27 07:52
新华财经北京5月27日电 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服务和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组织 权益……最高人民法院5月27日继续发布实施民法典系列典型案例,聚焦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进一步释放民法典的良法善治功能。 "声音"被盗用,法律管不管? 殷某诉北京某智能科技公司等人格权侵权案中,北京某智能科技公司等五被告未经殷某许可使用其声 音,实施了侵害殷某声音权益的行为,构成对原告声音权益的侵害。法院依法判决北京某智能科技公 司、某软件公司向殷某赔礼道歉,北京某文化传媒公司、某软件公司向殷某赔偿损失。 我国以立法形式将"声音"保护写入民法典人格权编。本案中,人民法院依法认定,声音作为一种人格权 益,具有人身专属性,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录音制品中的声音构成侵权,为新业 态、新技术的应用划定行为界限。 这批典型案例还包括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等。 (文章来源:新华社) 被顾客恶意中伤,商家如何维权? 戴某的丈夫在某瓦罐煨汤店购买了桂圆排骨汤、饺子各一份。随后,戴某以家人不适应该饮食为由到店 要求退换。双方协商未果,戴某当即将手中的汤甩在地上,愤然离店。回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