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影响

Search documents
书面语和短视频语言的区别?
Hu Xiu· 2025-06-16 23:4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珞石居,作者:珞石居,题图来自:AI生成 语言是有生命周期的。 过去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字句对仗、结构完整,像是在写给一个不会打断你的人。但在短视频里,语 言不再追求工整,而追求钩子;不再讲逻辑链,而讲情绪点。 我们的表达场域和注意力模式变了。书面语的读者,喜欢铺垫-展开-升华,而短视频的观众喜欢冲突-转 折-上头。 比如书面语会这样讲观点: 近年来,随着媒介平台的更替,视频内容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语言的功 能和形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尤其是短视频语言,它以简洁、直接、情绪导向的方式,重塑了有效表达 的形式。 但如果把这个观点放进短视频,它更可能变成: 为啥现在大家越来越说话不讲逻辑了?不是人变笨了,是视频让我们习惯了先爽再说! 逻辑没变,但语言的节奏、叙述方式都变了。 一 写一篇文章,是在构建世界观、价值观;而拍一个短视频,是在制造临场感。 这两种语言,一个偏向理念搭建,一个偏向情绪唤起。 比如写一篇讲"原生家庭影响人格"的长文,正文大概是这样慢慢说理的结构: 引用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荣格); 但如果作为短视频主题,会是这样子: 这其实是把文章里的因果链拆开了, ...
为什么糟糕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反而更单纯?
Hu Xiu· 2025-05-23 05:45
在我的咨询经验中,也见过许多这样的人: 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后,发现他们小时候往往并不是被保护得太好,而是一直被父母掌控、打压甚 至情感忽视。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性格,可以对照以下三个原因,看看你的成长环境是否有这些特征? 跟大家分享一个不太容易察觉的真相。 如果你长大了还是很单纯,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总是容易吃亏,甚至被人欺负,却不懂得反抗。 那绝对是从小就被父母欺负过的结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深刻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如果童年时父母总是严格指责、控制或情感忽视,孩子很难建立安全感和自信。 父母缺乏社交能力 有些父母自己社交能力有限,害怕孩子过多接触外界,索性直接控制孩子的交友权。 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在我高中之前,父母不允许我交朋友,甚至明令禁止我跟同龄人玩耍。 我妈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交朋友有什么用?这些爱玩的小孩都是家 长不管的"。 因此,每次他们外出,总是把我和妹妹锁在家里,彻底与外界隔绝。 这样的成长经历导致我成年后依然有社交恐惧,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不敢主动交流。 而回头看看父母的一生,他们几乎没有朋友,生活方式始终封闭,甚至都不懂如何真正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