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诈防骗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驻英使馆启动“反诈达人,案例防骗”作品征集活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1 03:20
(一)音视频类作品应主题突出、内容扎实、制作精良。歌曲类作品时长不少于1分30秒,视频作 品时长不少于3分钟。 (二)平面设计类作品包括反诈宣传海报、原创漫画、连环画等。 人民网伦敦7月9日电 (徐量、许立群)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日前发布消息称,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 段不断翻新,涉案金额大、危害范围广,已成为影响海外华人群体安全的重要风险之一。为持续推进反 诈防骗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切实提升在英中国公民的防骗意识与识骗能力,使馆正式启动"反诈 达人,案例防骗"主题作品征集活动。 据介绍,本次征集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原创作品,包 括音视频、平面设计、立体形象等三大类,鼓励创作者根据真实诈骗案例进行创作,传播反诈知识,增 强公众识别与应对诈骗的能力。 在作品创作方面,主要包括: (三)卡通IP形象,设计包含反诈、领事保护元素的卡通IP形象玩偶,作品形式可以为电脑模拟图 片或实物成品图片。 活动采用长期征稿、分期评审的方式进行。首期作品征集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31日。参赛者需在 截止日前,将《"反诈达人,案例防骗"作品征集活动报名表》及作品一并发送至 london_lb@cs ...
银联持续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守护公众支付安全
Qi Lu Wan Bao· 2025-07-04 03:38
中国银联一直致力于保护持卡人资金安全,持续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主题宣传活动,助力反电诈 知识的普及教育,助推民众反诈防骗意识的提升,守护公众支付安全。 近年来,银联通过线上线下多方联动,广泛普及《反电诈法》等法律知识、防诈识诈技巧、支付安全常 识等内容,引导大众特别是老年人、在校学生、网购人员等易受骗群体正确认识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风 险。正值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之际,中国银联支付安全专家特此提示: 三是防范不明来源App陷阱,谨慎安装App。所有App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如手机自带应用商店或软件官 网下载,绝不点击短信、社交软件、网页弹窗中的不明链接下载安装包。安装新App时,仔细检查其申 请的权限。定期查看各App权限使用情况,关闭非必要权限(特别是短信、通话记录、通讯录、定位等 敏感权限)。 此外,中国银联为广大用户提供防范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用户可登陆银联官微官博、95516公 众号、云闪付APP获取相关资料。 一是针对未成年人,家长们应多向子女普及反诈知识,加强对子女使用手机以及社交软件的监督,同时 设置安全性更高的支付密码、大额消费提醒,勿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发现可疑情况 ...
0元购、代抢演唱会门票,当心遭遇网络诈骗!反诈手册划重点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8 15:56
南都讯记者李玲 "凡是自称电商、物流平台客户,主动以退款、理赔、退换为由,要求提供银行卡和手 机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6月18日,由公安部刑侦局、国家反诈中心编写的《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以下简称 《手册》)正式向社会发布。 《手册》梳理了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贷款征信、冒充领 导熟人、冒充公检法、婚恋交友、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机票退改签等10类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 型。同时通过典型案例剖析,逐个解析诈骗套路,揭秘作案手法,为易受骗群体"量身定制"反诈防骗提 示。 一起典型案例显示,李女士通过社交软件结识了一名自称经营电脑业务、可代购电脑的陌生网友。在获 取李女士信任后,对方提供了支付二维码。李女士转账几天后,收到的却是空包裹,并无法与对方取得 联系。 据《手册》介绍,在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中,诈骗分子为寻找目标通常会在微信群、朋友圈、网购平 台或其他网站发布低价打折、海外代购、0元购物等广告,或者声称可以提供代抢演唱会门票、订购预 购产品、论文代写、代找工作、跟踪定位等特殊服务。当与受害者取得联系后,诈骗分子虚构交易、诱 导其持续转账,事后再将受害人 ...
警惕三大套路!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5-15 09:09
5月15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指出,广大青少年群体应警惕垫付资金刷单兼职、伪造 "公检法" 身份的 跨国骗局等诈骗套路。若遭遇诈骗,应立即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报案,或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举报。 学生群体逐渐成为诈骗团伙重点目标 北京金融监管局表示,近年来,包括中学生、大学生、留学生在内的学生群体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反诈意识薄弱, 逐渐成为诈骗团伙的重点目标。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诈骗套路。 套路一:中学生警惕!二次元、追星社交暗藏诈骗危机 不法分子利用中学生群体对偶像文化、二次元文化的热爱,以"免费领取周边产品""解锁隐藏内容"为噱头,引诱中 学生加入QQ群、微信群等特定社交群体,并通过在群里营造"限时抢购低价物料"紧张情绪,骗取中学生支付所谓 的"入场费"或"保证金"。不法分子甚至还会诱导中学生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通过控制手机账户向不法分 子账户转账,谋取不正当利益。 套路二:大学生警惕!垫付资金的刷单兼职都是诈骗 不法分子以"轻松赚钱""日结高薪"为幌子,吸引大学生参与刷单兼职。初期利用小额返利骗取大学生信任,随后以 大额返利任务诱骗大学生垫付大额资金,并借"任务未完成" ...
快手:“五一”假期将至,敬请警惕冒充客服诈骗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期,快手平台接到多名用户反馈,称有不法分子通过冒充快手官方客服、冒充主播助理客服、冒充警 察进行诈骗。五一假期将至,冒充类诈骗风险持续升高,快手安全中心提醒广大用户,需要警惕如下几 类仿冒诈骗行为,提高反诈防骗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近期,快手平台接到用户举报,称有不法账号通过私信、群聊、语音通话渠道主动联系受害用户,自称 是主播的"小助理"、"团队客服",以提供课程服务、加入主播粉丝圈、幸运观众中奖免单为由吸引受害 用户关注,并添加第三方平台联系方式。后续以课程资料付费、进圈子收会员费为由,引导用户进行屏 幕共享、主动转账,不断诱导用户多次充值付费,最终骗取受害用户钱财。 冒充警察诈骗 套路一:先追星后冒充警察诈骗 典型案例 冒充快手官方客服诈骗 部分用户反馈称,在浏览快手App时接到自称是"快手官方客服"的陌生电话,对方告知用户开通了每月 自动扣费的直播会员服务,如不取消会自动扣费数百元,并以此为由让用户下载办公App进行屏幕共享 等操作。 快手平台在此声明:快手官方客服绝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等渠道,以账号违规、商品退款、关闭续费功 能为由,要求用户提供密码、验证码或者下载其他软件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