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

Search documents
文化中国行丨从素炒豆腐到三苏文脉 千年家训解码家国情怀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5-15 07:44
福州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副馆长 林华:林则徐家,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一家十几口人就吃这一盘素炒豆腐。素炒豆腐的寓意非常好,做人方方正 正,做事清清白白。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自古以来,我们非常重视家训、家风和家学,明德修身,耕读传家。而一个个家庭的家训与家风,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品 格。 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一起去听听从古至今的家风家训,感受中华民族对优秀美好品德的珍视和传承。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名人家风家训馆,收录了50多位名人的家风家训。一块由玉石雕琢的豆腐,格外引人注目。一代名臣林则徐给后人定下的传统,每年大年 三十,一定要吃素炒豆腐。 据考证,中国古代家训产生于先秦,成熟于两晋至隋唐,繁荣于宋元,至明清,迄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从"曾子杀猪"以喻"言必信",到"孟母三迁"印证"学 有居";从《诫子书》的"淡泊明志,宁静志远",到《训俭示康》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孔子提倡的"三省吾身",到曾国藩教导后代的"明德"。 《中国丛书综录》记述的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有一百二十多种,几千年浸润传承,也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毛巧 ...
门楣之上家国情(人文茶座)
Ren Min Ri Bao· 2025-04-26 21:58
门楣之上的故事,古而不老,常被一代代后人描上新彩、赋以新说,传递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诉说 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与生命力。广东揭阳新寮村"崇德堂"后巷两侧的门楣上的"潜光"和"隐德"字 样,不仅是揭阳黄氏传承千年的家风,也是"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一生的写照,他为了核潜艇事业隐 姓埋名30年,奉献了毕生精力;江苏泰兴黄桥古镇的何氏宗祠悬挂着一块"吏瘦民肥"匾,何家子孙无论 是为官还是做人,也都以"无私之心利益他人"为标准,受何氏家风影响,如今黄桥古镇还设立了民情小 屋,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许多门楣之上的家风家训,化身为新时代的尚义之风、为人之道,助力社 会风清气正。 门楣之上,笔笔皆是深情,句句都有家国,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家国同构的精神境界与追求。福建屏南 陈氏家族自古就有"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的家规祖训,古老家风传承数百年。革命烽火中,屏南县有 108人加入新四军六团,一次次把红旗插在阵地的最高处,用青春和生命铸就了屏南"红旗不倒县"的美 誉。"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烈士陈祥榕对家国的深情告白,更是屏南陈氏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 尊崇英雄、争做英雄,如今屏南县每年都有近千人报名从军,立志保家卫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