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碳中和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面对“双碳”目标,如何推动技术驱动的工业碳中和?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2 09:57
每经记者|杨弃非 每经编辑|杨欢 在今年4月举行的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上,我国再次向全球发起承诺:我国将于11月举行的联合 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前,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面对迫近的"双碳"目标,我国下一步发力重点何在?6月12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 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指 出,技术问题仍然是实现"双碳"目标最大的障碍之一。 根据他引用的数据,现有碳中和技术体系下技术成熟度处于实验和示范阶段的技术最多,50%左右的技 术尚未进入应用阶段,其中,低碳燃料、原料替代技术和固碳、存碳、负碳技术成熟度最低,面临未来 技术发展挑战。 碳价仍有提升空间,以市场化方式解决工业减碳难题 在各类技术问题中,工业碳中和技术又格外难突破。 据贺克斌所说,在7大类45项工业碳中和技术清单中,有70%尚处于示范、实验甚至理论阶段。 但要最终走向氢能炼钢,除了目前已经取得的技术突破之外,还需解决成本问题。 事实上,技术驱动减碳的一大阻碍正来自成本。在贺克斌看来,必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平衡,那么现在 其中最关键的 ...
最新报告:2060年我国工业碳排放将比今年下降约95%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30 10:17
5月28日,《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发布会召开。该报告是由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发起、能源基金会支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牵头完成。十余家单位二十余名 专家出席了发布会,结合报告主要内容共同探讨了中国碳中和目标下工业低碳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与未 来路径。 据介绍,报告对未来工业碳中和技术演进路径进行了展望,指出在碳中和情景下,我国2060年工业碳排 放有望降至4.5亿吨,较2025年下降约95%。报告还指出,原料替代与废物回收、电气化与清洁电力替 代、氢能替代、CCUS四类共性技术,合计贡献工业碳中和技术减排的近80%。 工业碳中和技术路径:分阶段推进与行业差异化策略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建议,规划部署工业碳中和关键技术一揽子重大工程,实施金属材料回收、工业炉 窑电气化改造等工程,早期部署预计可累计减少14%-35%碳排放,支撑相关技术产业化应用。 此外,报告建议持续强化碳市场对工业碳中和技术的激励作用,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主要排放行业,对 钢铁、水泥实施总量控制配额分配,推行有偿分配并建立专项基金,碳市场扩围预计带动2500亿-3500 亿元减排投资。 报告指出,通过科技专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