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博弈

Search documents
美日澳印稀土联盟成立当天,中国亮出29年最严矿产法!
Sou Hu Cai Jing· 2025-07-12 00:57
西方国家在指责中国"稀土垄断"的同时,往往选择性地忽略了稀土开采的巨大环保代价。上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芒廷帕斯矿因放射性废水污染被迫关闭; 马来西亚莱纳斯工厂也因辐射争议引发万人抗议。而中国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强制要求矿山配套建设环保设施,并积极推广绿色开采技术。 澳大利亚 韦尔德山项目的可研报告显示,其环保投入占总成本的42%,而中国同类项目的环保投入仅占15%。 这种巨大的成本差异,决定了西方国家难以复制中国在 稀土绿色开采方面的成功经验。正因如此,德国车企宝马、大众纷纷申请中国出口"绿色通道",而美国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却因其F-35战机使用钐钴磁 体而被拒之门外。 西方稀土梦碎:技术与环保壁垒下的中国策略 2025年7月1日,一场关于稀土资源控制权的博弈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悄然展开。表面上,美日澳印四国外长高调宣布启动"四方关键矿产倡议",意图打造独 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然而,中国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当日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正式生效,标志着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战略布局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 场看似针锋相对的冲突,其胜负早已在细节中注定。 技术护城河:中国稀土霸权的基石 四国联盟最大的软肋,并非资源储备 ...
遭全票否决!砸1.5亿元,“最会说脱口秀的投资人”夺权受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2:26
作 者丨尹华禄 编 辑丨曾静娇 "最会说脱口秀的投资人"吴世春或将增加新的脱口秀素材——斥资1 . 5亿元入股ST路通后,居 然没有拿下董事会席位。 三位股东拟改组董事会争夺席位 ST路通(路通视信,300555.SZ)于4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于5月26日收到股东吴世春、顾纪 明、尹冠民以书面形式向公司董事会发出的《关于提请召开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函》。 据公告披露,吴世春、顾纪明、尹冠民分别持有上市公司7.46%、2.21%、1.05%的股份,作 为合计持有10%以上股份的股东,提请公司董事会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吴世春等人的提案有4个, 前3个提案是提请罢免邱京卫、付新悦、王晓芳的董事职务,第4个 则是要求选举吴世春、高翔、于涛为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其中,提案4以提案1至提案3审议通 过为生效前提。 值得注意的是,ST路通的董事会共有5人,除了拟罢免的邱京卫三人外,剩余的黄远征、汤四 新为独立董事。 若提案获全部通过,吴世春等人将占据董事会的多数席位。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相对较分散,相比于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将参与更多 公司决策,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也是上 ...
Goheal:并购路上藏着谁的野心?解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背后的控制权博弈
Sou Hu Cai Jing· 2025-05-21 08:38
越来越多"资本编剧"开始用"结构设计+话术包装"的方式,将并购重组打造成一场"看上去很美"的大戏,主角不再是企业本身,而是操盘者背后的资本联 盟。他们把董事席位排布得密不透风,把投票权隐藏在看似平常的契约里,把控股权交易包裹在多层协议之中,让普通投资者难辨真相,监管层也需数轮问 询才能"剥茧抽丝"。 谁在这场并购剧里真正说了算? 我们曾参与一起医药行业的并购项目,表面是港资公司收购内地医药资产,背后却隐藏着多重"眼中钉":其一,项目资金来自境外私募的特殊目的载体 (SPV),通过几轮穿透才看清最终受益人;其二,被并购企业在交割后即启动高管更替及渠道体系重构,几乎"秒变风格";其三,原控股股东虽在披露中 依然是"第一大股东",但表决权却已"名存实亡",真正的控制者则通过投票协议实现幕后主导。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这样的案例在Goheal数据库中并不罕见。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观察到,越来越多机构投资人正以控股权为目标,先做"小股东",再"入主董事会", 最终在一轮轮的增发和定向发行中稳坐中军。这个过程可能长达数年,但胜在稳准狠:没有溢价并购带来的商誉炸雷,也没有停牌公告引发的监管关注,却 往往能在市场风 ...